欢迎您, 登录 / 注册 成为最可爱的人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82岁老人拄着撑衣杆送善款到报社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7

深圳晚报讯 (记者 欧阳维桑 实习生 冯进容)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7月11日,“圳在扶贫”进行曲系列报道在深圳晚报发出后,大批爱心人士不仅慷慨解囊,捐助善款,更有部分市民积极为百色的贫困学子寻找暑期工,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学会自立自强。

爱心帮扶助贫困学子走出生活阴霾

近日,记者从百色市教育基金会了解到,报道中的贫困学子代表袁安逸同学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已经找到当地暑期工。据悉,袁安逸曾在高考结束之后与同学一同到百色市寻找暑期临时工,在一家大排档工作。除了当服务员,她还要兼职洗菜工、洗碗工。六月底,为了准备填报志愿的相关事宜,她只好辞去市里大排档的工作回到凌云县。

据悉,此前在深晚记者采访袁安逸的过程中,同行的还有一名百色凌云县伶站乡党委宣传委员姚美辛。她被袁安逸深深感动,次日,姚美辛便着手为她联系暑期工。

袁安逸听说社会上有许多好心人十分关注她的生活,她表示非常感激。她说,曾经自己没有信心去争取自己想要的生活,而现在她能感觉到自己的生活正变得越来越好,对未来也越来越有信心。

“感谢那些帮助我的人,无论是物质上的支持还是精神上的鼓励,无论是我已经知道的还是我还不曾知道的。对你们说上一句感谢,这是我现在唯一能做的事。我向你们承诺,无论怎样的困难都不会让我放弃我自己,我会努力把生活过成我想要的样子,然后像你们一样,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她说。

80岁老人不会网络捐款也要转账捐出善款

贫困学子的故事感动了大批爱心人士,而捐助善款的人也深深感动着记者。7月13日,80岁高龄的曾云添老奶奶特意打来电话,表示愿与老伴儿合捐3000元,帮助一名百色贫困学子入学。她说,“我们也是穷苦出身,现在的生活很幸福。看着这些上不起学的孩子,我们就想帮一点。”她还表示,本想捐助更多,但是老伴儿体弱多病,有心梗等心脑血管疾病,治病的花销比较大,只好支援一位贫困学子。曾奶奶不会使用网络捐款平台,但她仍希望能通过银行转账的形式,捐出善款。

还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爷爷,他今年已经82岁了,是深圳某公司的退休干部、国家级研究员。他腿脚不好,亲手拿着3000元现金,拄着一根撑衣杆,颤颤巍巍地来到深圳晚报社,希望由记者帮他捐出自己的一份爱心。他耳朵也不好,要别人大声说话他才能听到。他说,在报纸上看到报道后,他也想帮助贫困学子,尽自己的一份力。14日,这位老人即将前往北京,所以今日专程来到报社,“只有把钱交到你们手上,我才能安心地走”,他说。

除此之外,众多爱心市民及企业也纷纷向本报咨询“一对一”长期帮扶事宜。据悉,不希望与贫困学子建立联系的爱心人士,可以通过深圳晚报或者百色市教育基金会,帮扶贫困学子,了解他们的成长。希望与孩子直接建立联系的爱心人士,可以通过深圳晚报或者百色市教育基金会将您的背景提供给贫困学子,征求他们的意见后可提供双方的联系方式。

广西本地企业以身作则助百色贫困生自力更生

7月13日,百色市教育基金会收到深圳市生命元科技有限公司为贫困学子打来的3.9万元善款。据该企业人力资源总监王婉莺介绍,全公司都积极参与到捐款行动中,这源于公司总裁陆奇在工作群分享的“圳在行动”进行曲系列报道。她说:“大家在群里看到了他们的故事,纷纷提出想为孩子们捐款。”据悉,该公司总部的同事只有13人,这次全部参与到捐助行动中。该企业总裁陆奇表示,“我希望能有几个孩子因为我们能够真正改变!但愿每一份微小的善举,都是孩子前进的动力!”

一家来自广西当地的餐饮企业桂小厨,在看到报道后第一时间联系本报,表示愿为家乡的孩子们献出自己的力量,“感谢《深圳晚报》点燃了大众的爱心,作为广西的本地企业,我们更应该站出来,以身作则,发挥本地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担当,将爱心传递下去。”该企业还表示,愿意为百色的贫困学子提供进一步的帮助,帮助他们自力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