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讯 (见习记者 郭宇立 实习生 陈嘉彦) 7月11日,本报“圳在行动”系列报道一经推出,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有不少市民提出是否能够实现“一对一帮扶”。对此,百色市教育基金会表示,若希望以“一对一”的方法长期帮扶受助学生,基金会将向捐助人提供这些孩子的具体信息。此外,“圳在扶贫”新闻中心将负责具体帮扶的对接工作,协助所有爱心人士达成捐助行动。孩子们在入学后,将为一对一资助人手写感谢信。
截至7月12日16时,“圳在行动”累计收到爱心捐款共计20.5696万元。
受助学生名单
在“圳在扶贫”微信公众号公布
向孩子们的捐款如何保证公开透明,对此,百色市教育基金会负责人表示,项目资助的准大学生对象将优先聚焦已经完成审批流程、建立了贫困档案,并获得建档立卡的农村贫困家庭子女。
记者了解到,此次捐助形式分为一对一帮扶和团队帮扶两种,捐款市民可以选择一次性捐助或长期帮扶。若捐助人选择定点帮扶的方式,基金会可向其提供受助人的具体信息或通过基金会达成间接捐助。
百色市教育局已下发项目通知到各学校,由学生主动报名,确保项目学校每一位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都享有知情权。此外,基金会负责人还表示,最终受助学生名单将在“圳在扶贫”微信公众号、当地的机关报《右江日报》以及百色市教育基金会网站、会刊等公布。
一次性资助每位学生3000元
使其继续学业
截至7月12日16时,短短两天时间内,“圳在扶贫”微信公众号、深圳晚报及“深圳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开通的网络募捐平台累计收到了153名爱心人士及6支爱心团队捐赠善款合计79695.72元,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认捐3万元。值得一提的是,除深圳市的爱心企业外,还有上海一家公司认捐9.6万元。以上捐款共计约205696元。市民胡鑫在“圳在扶贫”微信公众号留言中表示:“钱不多,每人一点点,就是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