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0多名市民以运动的方式号召市民享受绿色、亲近自然,宣传公益理念,倡导和动员全社会关注关爱环卫工人,践行垃圾不落地、垃圾分类减量。
一座整洁优美的城市离不开每一位环卫工人的辛勤和奉献。
一座城市对环卫工人的关心和爱护,不仅是全社会对环卫工人劳动价值的肯定和认可,更是衡量城市文明的重要尺度。
“关爱环卫工人”“关爱留守儿童”“践行垃圾不落地”……2017年7月11日,美丽深圳公益基金会迎来一周岁生日。基金会成立以来,广泛开展社会公益文明活动,取得良好社会反响,也让每个环卫工人感受到深圳这座城市的温度。
该基金会由深圳市能源环保有限公司、东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同心慈善基金会、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深圳市华强公益基金会、腾邦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女企业家商会、信义集团共同发起成立,现阶段以关爱环卫工人为重点,主要资助环卫工人劳动伤亡抚恤慰问、意外伤害资助、重大疾病医疗补助、特困家庭补助、子女助学、节假日慰问资助、社会爱心歇脚屋推广等所需费用,切实解决环卫工人的实际困难,并宣传推动垃圾不落地、垃圾分类减量、生态文明建设等文明创建活动,表扬奖励为之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以及热心参与爱心文明行动的市民、志愿者、企业、社团。
爱心接力关爱环卫工人
关爱活动层层接力掀起高潮。去年7月14日,美丽深圳公益基金会携手中国绿化基金会、中国联塑集团,为深圳市一万名环卫工人赠送价值100万元的幸福包,包含水杯、雨衣、雨鞋、毛巾、手电、夏凉被在内。通过捐赠物资,给环卫工人带去炎炎夏日的关爱,向环卫工人表达社会对他们的关注与尊敬。
去年10月25日,基金会出资100万元为100位特困环卫工人每人资助1万元,向他们送去关爱和祝福。同时,美丽深圳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航代表深圳鹏瑞集团有限公司向基金会捐资100万元,设立“鹏瑞-关爱环卫工人”专项基金,用于深圳环卫工人突发意外事故、患重大疾病、困难家庭子女助学等相关援助。截至今年6月30日,基金会共计为环卫工人突发意外事故及重大疾病环卫工人提供资助31人,资助金额38.5万元。
去年12月14日,中信银行深圳分行向美丽深圳公益基金会捐赠三十万元,设立“中信-关爱环卫工人”专项基金,用于关爱环卫工人相关项目。
2017年春节前夕,基金会联合市城管局向全市20位环卫工人送去关心和祝福,为每位特困环卫工人送去慰问金一万元,给每户典型环卫工人代表家庭送去慰问金5000元。
2017年5月20日,一场酝酿已久的爱心接力开始暖动鹏城,由深圳市城市管理局指导,深圳市关爱办、美丽深圳公益基金会、真功夫/善功夫、深圳报业集团深圳晚报社共同策划组织的关爱环卫工人爱心待餐公益项目正式启动,全城百名暖饭使者为344个环卫家庭送上了一顿普通但足以暖心的营养套餐。
据统计,目前我市市政环卫工人约4万名,其中85%是来自广东省外的务工人员,有超过60%的环卫工人年龄在50岁左右,工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美丽深圳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深圳市鹏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航表示,希望借此机会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关爱环卫工人群体,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环卫工人的良好氛围,让这些为深圳城市建设付出辛勤汗水的环卫工人们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和尊重。
撑起一片希望的蓝天
2016年8月15日,对叶全一家来说是一个大喜日子,叶全以636分的成绩被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录取。然而在这一令人欣喜的录取结果背后,还隐藏着一段让人心情沉重的故事。原来叶全的外公外婆常年生病,全家主要经济来源是叶全父亲在深圳从事环卫工作的收入……当美丽深圳公益基金会知道了这个事情后,立即决定对叶全开展资助,并时常与他联系,及时了解掌握他的生活、学习和心理状况,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叶全只是美丽深圳公益基金会帮助的众多环卫寒门学子中的一员。去年9月6日,96名深圳一线环卫工人子女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基金会联合市城管局向他们每人发放奖学金5000元,激励他们勤奋学习、自强自立,以优异成绩回报社会。此外,为鼓励提倡好学争先的优良风气,基金会为15名参加奖学金颁发仪式的优秀环卫工人子女代表送上了200元购书卡,同时,还为200名环卫工人代表送上粮油等慰问品,向他们表达节日的祝福和问候。
关心关爱环卫工人留守儿童群体,为环卫工人及其子女提供相聚机会,向留守儿童送去助学金,鼓励他们好好学习,这些都是基金会的工作。去年8月15日至17日,基金会与市城管局共同组织“关爱环卫工人 关注留守儿童”——环卫工人留守儿童深圳行活动,邀请307位环卫工人留守儿童来深与父母相聚,组织他们游览莲花山公园、深圳湾滨海休闲带、深圳市野生动物园,让留守儿童享受与父母团聚的时光,感受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窗口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成就,收获更多快乐。活动同时,为307位留守儿童各发放助学金2000元。
51岁的张先婵在今年5月28日进行日常清扫作业时突遭遇车祸,于6月6日去世。她的家人捐献了她的肝脏、肾脏、胰腺、眼角膜,给6位病人带去了生的希望。张先婵生前给城市环境带来整洁与清新,逝后又为他人延续了生命,这感动了所有深圳市民的心。市城管局领导及美丽深圳公益基金会的理事们非常关注并建议从基金会“关爱环卫工人紧急救助”项目资金中拨付10万元,对张先婵的家属进行慰问,带去社会的敬意和关爱。
这一笔笔资助金对于环卫工人而言都是一份暖暖的关爱,能帮助他们解决医疗费、孩子学费等大问题。当领到这一笔笔来自全社会的“关爱”时,不少环卫工人流下了眼泪。
关爱共携手文明我先行
许多市民深切感受到环卫工人的辛劳和危险,积极参与和倡导“垃圾不落地”“垃圾分类减量”的城市文明行动。今年,美丽深圳公益基金会联合多个公益慈善组织,通过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促进多方共同参与、推动城市管理、绿色城市建设相关的工作;“美丽深圳·我爱我家”、“美丽深圳·乐享森林嘉年华”的成功举办,让市民及企业关注了深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关注了为城市洁净、美丽付出辛勤劳动的环卫工人。
据介绍,今年下半年,美丽深圳公益基金会将与深圳市青青环保志愿者协会、深圳市罗湖区罗溪社会服务社、深圳市龙华区大浪沐恩志愿者协会合作促进推动“城中村垃圾分类与减量”公益项目,在包括罗湖区、龙华大浪片区在内的我市近30个城中村开展“垃圾不落地”、垃圾分类及减量的文明劝导和宣传活动,以此提高社区居民卫生环保意识,指导商家明确“门前三包”责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全面改善城中村居住卫生面貌。
奖励积极参与深圳市城市环境文明建设的市民志愿者们,有助于树立先进、扩大影响,鼓励更多市民参与到志愿者服务工作中来。2015年12月,为倡导城市环境文明,深圳市城管局联合市文明办推出“城市环境文明使者成长计划”,一年来,该计划通过培育市民城市环境文明意识和文明习惯,发动市民积极参与城市环境文明倡导活动,为深圳的干净美丽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今年7月9日,全市文明志愿者突破5.9万人,其中达到文明使者级别的674人,文明大使级别的132人,上千场“垃圾不落地”“垃圾分类减量”等城市环境文明倡导活动在全市各公园、社区开展,平均每周20多场,助力深圳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李沫颖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