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登录 / 注册 成为最可爱的人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走,出国做志愿者去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6

近年,大学生出国做志愿者成为一件新潮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跨国志愿者的队伍,在各国留下他们公益的足迹。针对这样的现象,笔者近日采访了AIESEC深圳大学海外志愿者项目部副主席黄泽斌。

欧洲和东南亚是热门之选

“AIESEC成立于1948年,是由全球高校学生独立运营的非营利性国际青年组织,在全球126个国家及地区的2400所大学有分布。AIESEC中国大陆区成立于 2002年,目前AIESEC 在中国大陆区23个城市超过80所重点高校设立项目部,每年培养6000多名成员,送出3000多名大学生赴海外参与海外志愿者/海外实习。海外志愿者项目的志愿者会在国外企业、NGO和学校从事社会发展相关的工作,主题涉及儿童权益、妇女权益、艾滋病防护、环境保护等。深圳大学近两年每年都会报名300~400名志愿者,但最终能走出去的也只有60名左右,他们的志愿时间主要集中在暑假。广东地区的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高校每年的情况和深圳大学差不多,都可以送出60多位的志愿者。”黄泽斌说。

针对不同高校及高校院系,国际志愿者的报名人数也存在差异。在黄泽斌看来,做国际志愿者最多的是综合性大学,语言类及财经类大学也是有很多学生愿意做国际志愿者的,比如广东财经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在综合性大学中,传播学院、经济学院和法学院的学生会更愿意出国做志愿者。中外合资的大学同样也有很多学生愿意尝试,比如西交利物浦大学和宁波诺丁汉大学,这些学校一年间就能送出300~400名志愿者。从区域分布来看,沿海高校中的国际志愿者人数仍要高于内地高校。

对于国内有意愿做国际志愿者的大学生来说,欧洲和东南亚都是热门之选。黄泽斌告诉笔者,欧洲目前是许多志愿者的第一选择,但是由于欧洲项目有限,更多的志愿者会选择去东南亚国家,东南亚的教育类项目是十分成熟的,好评度很高。非洲的埃及、摩洛哥、坦桑尼亚和肯尼亚也有很多志愿者愿意前往。印度的各类项目很欢迎各国的志愿者,但是由于饮食卫生、治安等问题,愿意去印度的志愿者还是不多。最近,他们正在做“六人闯印度”的项目,去当地的十个城市进行水资源污染调研,深入了解印度地区的文化,这个项目目前的反响还不错,也有很多人愿意报名前往,毕竟大家一起出国会更有安全感。

国际志愿者获益匪浅

黄泽斌向笔者介绍他所在的深大海外志愿者项目部,这个项目部主要负责招募和管理志愿者,并在校园内进行推广,目前项目部的16个人全都是围绕志愿者的需求在工作。针对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会选择国际志愿者的现象,黄泽斌认为,国际志愿者与国内志愿者其实很多项目都比较相似,但是国际志愿者会给人更多的学习机会。志愿者可以在国外感受异国文化,而且,AIESEC国际志愿者的周期一般有6周,这可以让志愿者们更好地深入当地人的生活并帮助当地人。

黄泽斌表示,我们并不是组一队志愿者一起去某地做志愿项目,而是根据志愿者意愿选择他自己心仪的国家和项目去做。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志愿者不止会和当地人打交道,还会和来自其他国家的志愿者打交道。“在很多志愿者身上,对比他们做志愿者前后,我可以感觉到他们完全不同的状态。特别是去做支教的志愿者,我每次在他们的朋友圈上看他们和当地小朋友的照片和他们的感悟,都会觉得这很有意义。”

语言能力是首道门槛

国际志愿者们面临的问题会有很多,语言和安全是两个核心问题。在语言方面,AIESEC深圳大学海外志愿者项目部要求每一位志愿者必须具备使用英语进行基础交流的能力。在黄泽斌看来,我们不能把任何一个无法和当地项目负责人沟通的学生送出国门,这是我们对国际志愿者最基本的考量。

黄泽斌表示,其实大部分志愿者在国外遇到的问题都是沟通不当和对项目不熟悉,为了减少这些志愿者对项目及志愿国家的陌生感,每个通过面试的志愿者都会被分配给一个专门负责他的经理,全程为志愿者解答疑难问题。他们还会为志愿者们办出国准备大会和地区的迎新大会。南部地区的出国准备大会经常会在广州举行。针对不能去广州的志愿者,深圳地区也会为志愿者开出国准备大会,邀请已经做过志愿项目的志愿者回来分享他的经历,让这些准备出国的志愿者充分了解当地的环境。在出国准备大会上,他们还会为志愿者提供模拟培训,针对在国外容易遇到的问题进行事先的说明。他们都希望能让志愿者做好准备再出国。

谈及志愿者在国外遇到的麻烦,黄泽斌向笔者坦言,在志愿者在国外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做的第一步往往是先安抚志愿者,向志愿者了解情况。同时,他们也会与志愿者所在项目的负责人进行实时的沟通,了解项目的情况并搞清楚志愿者遇到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再去告诉志愿者下一步该怎么做。“其实他们遇到的问题一般都不大,只要沟通得当,都是可以解决的。” 黄泽斌说。(特约撰稿 李思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