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前,随着2017年福田区社会组织服务周正式启动,2017年福田区社会建设专项资金总第六期资助项目也“新鲜出炉”。80个项目从216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共获资助金额达997万余元。 第六期项目全新推出了课题研究类项目,并成功吸引了一批高层次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兼具引领性、创新性和公益性的特点,为福田区社会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为进一步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自2014年起,福田区每年由区级财政预算安排2000万元,用于支持社会组织在福田区域实施的社会创新项目。 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专项资金已审核五期项目申报,资助服务类项目345个,资助金额高达4656.22万元,加上第六期将要资助的80个项目,总资助金额将达到5653.87万元,资助项目涵盖了环保、教育、社区、健康、安全、家庭、法律、就业、社会融入、助残等领域。福田区委书记肖亚非强调,要以更高的眼界、更开阔的视野来推进工作,立足福田、胸怀全市,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引领作用和杠杆效应,推动福田社会建设和改革创新纵深发展。福田区委副书记、区长高圣元要求,专项资金要积极服务民生,回应当前福田居民关注的焦点和重点。同时,要切实推动项目落地,使资助项目更好地惠及更广泛的居民,增进民生福祉。
正在打造社会建设“CBD”的福田,以特别之区谋特别之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做创新的引领者,同时,把民生至上、包容发展的理念贯彻落实在每一项工作中,以专项资金汇聚社会正能量,用心耕耘“幸福田”,擦亮福田“公益之区”的品牌。
创新再起步
全新推出课题研究类项目
在“新鲜出炉”的80个资助项目名单中, “社会影响力债券关键问题研究”和 “福田区儿童友好型社区示范点建设”两个课题研究类项目备受关注。
“在历经三年时间,资助了300多个服务类项目后,为了进一步找准社会问题与需求,解决社会服务供需不匹配、不平衡的问题,提升服务项目效能,同时以国际视野紧盯社会创新发展趋势,引领福田社会建设,本期资助项目全新推出了课题调研类项目,分为社会创新领域前沿研究和社会问题分析研究两个方向,由社会组织申报具体选题和研究对象。”区委政法委(社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课题研究类项目甫一推出,就受到社会组织的追捧,共计收到申请22份,其中社会问题分析研究项目11个、社会创新前沿研究项目11个,甚至还吸引了深圳国际公益学院、深圳市妇女社会组织促进会(深圳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一批高层次组织的积极参与。
经过严格把关审核, “社会影响力债券关键问题研究”和 “福田区儿童友好型社区示范点建设”两个项目成为喝“头啖汤”者,其中 “社会影响力债券关键问题研究”项目更是在本期资助项目评审中获得超过90分的高分。
据介绍,“社会影响力债券关键问题研究”项目,由深圳国际公益学院董事会主席马蔚华亲自牵头,国内外一流专家团队负责,引入国际前沿理念,以市场化方式,运用专业金融工具,助推公益事业的创新发展,是对福田“金融强区”和“首善之区”定位的生动诠释。该项目将形成社会影响力债券趋势发展报告、经典案例汇编、福田区社会影响力债券试点方案建议、福田区社会影响力债券支持建议项目目录等系列理论成果,还将组织5次公众讲座和1次大型国际研讨会,吸引社会资本在福田进行项目试点。而由深圳市妇女社会组织促进会实施的“福田区儿童友好型社区示范点建设”项目,将根据深圳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战略定位,结合社区“强核多元”的创新治理趋势,在福田选取3-5个社区作为研究试点标本,开展社区调研、服务整合、文化营造、观测评估等工作,编制《福田区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工作指引》、《儿童友好型社区示范点建设观测评估手册》,并力争同步将试点社区建成儿童友好型示范社区。
对接更落地
推动80个资助项目进社区
8日下午,福田区社会建设专项资金总第六期资助项目签约仪式在锦峰大厦举行。 福田区委政法委(社工委)领导代表主办方与6个资助项目申报机构代表现场签署了资助协议 ,福田区委统战部、政法委(社工委)、教育局、民政局、司法局、卫计局、城管局、总工会、团区委、妇联、各街道相关领导与获资助项目的社会组织代表一道出席并见证签约仪式。其中3名获资助项目的社会组织代表还在现场进行了项目展演,一展福田区社会组织的发展活力。
“这是社会建设专项资金设立以来,首次举行资助项目签约仪式。”该负责人表示,社会建设需要政府部门与社会组织的通力合作。举办签约仪式,既有助于政府职能部门更加了解获资助项目,也着力推进社会组织与职能部门的对接合作。
其实,从第五期资助项目开始,所有拟受理项目均分领域送至相关职能部门征求意见,专项资金在加强社会组织与政府部门合作,共同服务福田发展大局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而在本期项目遴选中,福田特色更加浓郁,与福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当前工作重点结合也更加紧密。比如,“物业小区治理法律培训”项目,由专业法律工作者实施,着力以法律思维、法治方式规范和破解小区治理过程中面临的物业管理、业委会建设等难题;“适应·融入·发展——福田区少数民族适应工程”项目,着眼于促进民族团结和辖区社会稳定大局,通过组织民族政策法规进社区、进校园,开展法律援助、就业创业辅导、办事指导、困难帮扶,交流联系等服务,引导少数民族适应融入福田城市生活,减少矛盾隐患。此外,还有涉及社区矫正人员社会服务、心理健康的项目等。这些项目都取得了市、区司法行政部门、综治部门、统战(民宗)部门的大力支持,将在实施阶段开展具体合作。
除此之外,为让对接合作更接地气、更落地,在今年的福田区社会组织服务周中,将举办社会服务社区活动, 推动社会组织与街道、社区的对接合作,也力促社会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和社区公共服务政策更好地惠及更广泛的居民。
该负责人表示,社会服务进社区作为服务周的三大板块之一,由各街道结合工作实际,选择在人群密集区域向居民宣传福田区优秀的社会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和第六期社会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通过派发张贴宣传海报、微信微博信息推送、互动体验活动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方式进行宣传,提升公众对社会建设专项资金及其资助项目的认知度。
密密麻麻的社会服务进社区的活动列表中,各项活动不仅接地气,也颇具吸引力。比如, 5月10月,梅林街道将邀请10家专项资金第六期资助项目的实施机构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等在卓悦汇购物广场举办大型现场展演活动,通过展位宣传、发放资料、互动体验等方式,让居民近距离感受多彩纷呈的社会创新项目。此外,园岭街道将在11日举办“平安福田——安防意识进社区”活动, 该活动以情景剧和互动游戏多种形式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小朋友们的自我保护能力,进一步促进辖区幼儿园的平安建设,同时通过平安社区的知识普及和“安防意识海报”发放,增强社区的公共安全意识。5月12日,南园街道将举办 “社区医疗平安屋—医疗急救知识实操训练”,通过专家现场宣讲急救知识,演示实施急救的规范动作,使市民了解急救常识,提高市民自身的急救技能。
关注更多元
资助项目涵盖众多特殊群体
浏览项目一览表可发现,本期入选资助项目贴近民生实际,关注多元需求,注重多元化、多样化地满足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内容涵盖了基本公共服务难以较好覆盖的特殊群体,如癌症病人、环卫工人、特殊儿童、残障人士、流动儿童等,为他们提供优质、多元的服务。
比如,关注流动儿童身心健康的“流动儿童社区融合教育计划”和“流动儿童安全保护伞——流动儿童剧假出行安全保护”项目;关爱环卫工人及其家庭的“妈妈来电——福田区环卫清加工家庭教育帮扶计划”项目;关注家庭和谐,预防及有效处置家庭暴力问题的“反家暴基层法律能力建设”项目;关爱失独家庭的“爱延续——失独不孤独温馨相伴”项目……这些项目可谓件件暖人心。
“近年来,专项资金关注来深建设者、失独家庭、脑瘫儿童等特殊群体,有效弥补了政府公共服务不足部分,助推城区包容发展。”该负责人表示,专项资金在推动社会组织发展和创新社会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除在关注特殊群体上发挥巨大作用外,在撬动社会资本方面,专项资金引领社会资本主动参与社会建设的“杠杆”作用进一步发挥。以2016年为例,投放资金1933万元,吸引社会力量近千万元的配套资金。同时,也带动了一批专家、学者、志愿者的参与,以及各种技术、资源、场地、器材等投入,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良好局面。
对于专项资金下一步运作,区委副书记、社工委主任余智晟表示,要坚持立意高远,探索规律,除了要资助传统的项目,也要考虑资助一批有前瞻性、有长远眼光、有历史站位的项目,努力形成社会学、社会工作的“福田表达”,力争在全市社会建设中继续处于领先地位。(婷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