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登录 / 注册 成为最可爱的人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两国三地爱心接力 藏族女孩终能正常走路了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4

扎西错和母亲。

大爱无疆。这份跨越国界的爱心手术终于让扎西错可以正常走路,重新燃起她对生活和未来的希望,善莫大焉,功莫大焉。身体上的恢复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这份爱心必将在扎西错的心底生根发芽、枝繁叶茂,更多的爱心接力和传递也因此可以期待、发生。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这世界会变成美好的人间。谁说不是呢?!

●时间:10年来

●地点:四川、深圳

●人物:藏族女孩扎西错、支教大学生陈袁媛等

●提要:10年前藏族女孩扎西错意外摔伤导致走路困难,在陈袁媛等多方帮助下,近日她来到深圳接受了矫正手术,今后可以平稳走路了

意外摔伤

藏族女孩走路困难

19岁的藏族女孩扎西错以为自己的余生都要与疼痛为伴。10年前,她意外摔伤,造成左侧股骨骨折,由于贫困及当地医疗技术水平的落后,扎西错没有得到及时治疗,造成左侧股骨畸形愈合。所以,当2015年,在四川省西部高原山区甘孜州德格县支教的大学毕业生陈袁媛受学生——扎西错的堂弟邀请,来到扎西错家做客时,扎西错还不知道自己遇到了贵人。

第一次见到扎西错,陈袁媛就发现她长短腿,不能正常行走。扎西错的奶奶告诉陈袁媛,扎西错意外受伤后一直辍学在家,10年来,她走路很困难,每天都被疼痛折磨,夜里常常疼得流泪。奶奶向陈袁媛求助,能否想办法让扎西错到城里去治病。

陈袁媛将此事在自己的朋友圈及一个爱心群里发布,得到很多人的关注,纷纷找到陈袁媛为扎西错捐款。陈袁媛说,收到捐款后,她带着扎西错到成都多家医院检查求诊,均未能得到有效治疗。扎西错只好又回到家乡,而陈袁媛也将捐款逐一退还给了捐赠人。

转机出现

美国专家愿意参与手术

转机还是来了。2017年2月,陈袁媛在扎西错的家乡旅行时,接到了深圳市儿童医院骨科付桂兵主任的电话。电话里,付桂兵告诉她,扎西错可以来深圳做手术,美国一位骨科教授将来指导这台手术。

陈袁媛非常高兴,立即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扎西错。“她没有表现出很激动的样子,但我看到眼泪在她眼睛里打转。”陈袁媛说,那天是藏历新年,扎西错的所有家人都在,扎西错的堂弟把这个消息用藏语告诉大家时,每个人都很高兴,和陈袁媛握手、拥抱。

付桂兵也是爱心群里的成员,扎西错的病情他一直记在心里。去年底,他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和美国骨科专家骆德唯教授讨论了扎西错的病情,付桂兵邀请骆德唯到中国指导该女孩的手术,骆德唯当即表示非常愿意,并一起讨论了手术方案。

“骆德唯教授是‘(美国)中国儿童医疗基金会’的医疗专家,他将情况汇报给了基金会,基金会也愿意资助这位专家的路费和诊金费用,让其来中国给这个孩子指导手术。”付桂兵介绍说,回到国内后,他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陈袁媛,并开始着手安排手术事宜,深圳市儿童医院为扎西错减免部分手术费,而爱心企业也将为扎西错资助后续治疗费。

手术成功

今后可以平稳走路

在多方帮助下,扎西错跟着妈妈从家乡坐了两天的大巴车到成都,然后乘飞机来到深圳,4月8日她顺利入住市儿童医院骨一科病区。“非常感谢大家的帮忙。”扎西错说,父母一直在青海打工,收入微薄,家里七个孩子都在家乡和奶奶住在一起。“想快点好起来。”这是她这10年以来最大的愿望。

4月18日,扎西错开始手术。据付桂兵介绍,骆德唯教授一早来到医院查房,讨论病例,并对扎西错的手术设计了几套方案。手术一共持续了5个小时,扎西错此前双腿相差10厘米,手术后相差3厘米,弯曲的角度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纠正。手术过程比较顺利,术后,扎西错需要卧床休息6至8周,今后可以平稳走路,疼痛也会得到缓解。

晶报记者 范劭华 通讯员 曹海燕/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