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登录 / 注册 成为最可爱的人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深圳热心市民一个电话助流浪汉回家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3

流浪汉哥哥的同学来接他后,3人合影。(杨先生供图)
▲杨先生发现流浪汉的时候,他就是如此坐在地上。(杨先生供图)
在酒店客房采访时,完全看不出来他是之前的流浪汉。深圳晚报记者 高向荣 摄

假如没有深圳热心市民杨先生的一个电话,流浪汉张先生这会儿还住在罗湖区罗湖村附近的天桥下面。他大概还是每天过着穷困潦倒的无聊生活,饿了就去附近的小店要点吃的,冷了就去捡点破旧衣服,困了就裹着捡来的破棉被席地而睡,遇上好心人给点零钱还能去理发店剪个头发。像这样的生活,流浪汉张先生已经在深圳过了17个月。如今,他能换上干净的衣服,睡在温暖的大床上,身边有人照料,并且即将回到亲人身边。

这一切得从前两天深圳的一位热心市民发现他说起。

1

流浪汉一口气说出

11位数的电话号码

3月25日下午4时左右,杨先生到罗湖区罗湖村办事,经过一个天桥时,他忽然发现一名男子裹着一床被子坐在天桥下的地板砖上。那天的气温不是很高,有些冷,杨先生看到流浪汉的时候,觉得他挺可怜,一度看着也不像是有精神问题的人。杨先生告诉记者:“将近一米八的一个汉子,就那样裹着破被子在那里打哆嗦,身子也瘦,看着就可怜。”

这么冷的天,男子裹着棉被席地而坐,杨先生不禁上前问起流浪汉的情况。交谈中,流浪汉告诉杨先生,自己姓张,是吉林长春人,来深圳近两年了。他是来深圳探亲的,但亲戚不在家,又联系不上家里人,所以没有地方去。“人人都有家,人人都是父母的心头肉。父母找不到儿子,肯定很伤心的。”想到这些,杨先生就想帮他找找家人。

对于和流浪汉的交流,杨先生觉得还算比较正常,“他很直爽,问什么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但有时候会前言不搭后语,让杨先生顿时觉得男子精神方面可能存在问题。随后,在杨先生的耐心询问下,男子想起了一串电话号码,说是自己哥哥的。“在他很麻溜地说出电话号码时,我挺惊讶的,他很多事情都记不住了,11位数的电话号码却能一口气说出来。”杨先生如是说。

杨先生记下电话后,试着拨打过去。电话接通后,听到的是一位操着浓浓东北口音的男子声音。杨先生问电话那头的东北男子是否有个弟弟在深圳,是不是有亲人走失。该男子称确实有个弟弟去深圳了,一年多都杳无音讯,但对杨先生说的流浪汉并不是十分相信,甚至认为杨先生是骗子。无奈之下,杨先生只得让该男子加微信,然后把流浪汉的照片发给对方看。“我想着多说无益,有图为证,是不是他弟弟,给他看一看照片就知道了。”杨先生说。

微信照片发过去不到一分钟,东北男子的电话马上打了过来,口气十分焦急,态度也是180度大转弯,直接向杨先生确认了照片中的流浪汉就是他的弟弟。他告诉杨先生,弟弟一年前从家里拿了钱跑来深圳后,一直都没音讯,怎么也联系不上,家里人也托人四处找过,但就是找不见人,没想到杨先生居然误打误撞地帮他提供了信息。在十分感谢杨先生的同时,该男子表示会马上请在深圳的同学去把弟弟接走。

2

在深流浪17个月 即将见到亲人

3月27日上午,流浪汉哥哥的同学王先生拿着杨先生提供的地址,在罗湖区罗湖村的那个天桥下找到了流浪汉。同时,杨先生也赶到罗湖村,3人经过互相确认,对杨先生表示感谢后,王先生将流浪汉接走。

3月27日下午,记者在平湖的一家酒店客房内见到流浪汉与王先生。此时的流浪汉已吃饱睡足,精气神很好。王先生给他买了一套新衣服,带他吃了两顿饱饭,流浪汉此时的模样,与杨先生给记者看的他之前流浪时的样子真是天壤之别。在接下来的采访中,流浪汉起先有点拘束,但交流特别直爽,除了说话稍微有点答非所问外,其他一切皆与常人无异。

记者:您是哪里人?读过书吗?什么时候来的深圳?为什么来深圳?

张先生:吉林长春的,以前读过中专,学的建筑,毕业了没干建筑,在老家做过一段时间保安,后来就在家里了。2015年10月左右来的深圳,过来是探亲的,有一个表哥表嫂在深圳。

记者:您之前来过深圳吗?来探亲怎么会在深圳流浪十几个月?

张先生:第一次(十几年前)来过深圳,因为表哥表嫂住在深圳福田莲花北村。当时在深圳生活过两年,做过工厂的保安。后来回吉林去了,一直呆在家里。这次来是探亲的,没想到坐火车来之后到表哥表嫂家里去才发现他们不在家,打电话问了之后,他们说出国去了,让等他们回来。就一直等到现在。

记者:表哥表嫂不在家, 您怎么不在深圳找份工作,一边工作一边等呢?

张先生:我就是来探亲的,来之后身上带的钱包和手机都被人偷了。找不到工作,就在罗湖区火车站附近住着等表哥表嫂回来。

记者:在罗湖您平时住哪里?

张先生:就在天桥下面啊。

记者:您身上没有证件,没有钱,吃喝怎么办?有没有人欺负您?

张先生:平时就在罗湖村那里,饿了就去附近的小店要些吃的,后来跟他们(小店的老板)混熟了,他们会给一些吃的。穿的就是去捡人家扔的衣服,有时候也会有人主动送来衣服。没有人欺负我。

记者:看您的头发像是最近剪过的,您理发的钱哪里来的呢?

张先生:在天桥下面的时候,有的人会给一些零钱,五块十块的,就拿着钱上理发店剪的。

记者:跟您的哥哥联系过吗?想您的家人吗?

张先生:来深圳下火车之后给哥哥打过电话,后来手机丢了,就没有再联系过了。父母也没联系,这不就要回去了嘛,回去就能看到他们了。

记者:知道您为什么要回去吗?

张先生:我哥说让我回去,说是有事。

记者:回去有什么打算?还会来深圳吗?

张先生:还不知道,回去看看我哥找我有什么事。深圳挺好的,不过没有亲人,不来了吧。可能会留在长春。

在交谈中,张先生并不明确自己要找工作,该做什么,他认为每天在罗湖村流浪的生活也挺好的,对于接下来的生活也没有任何打算。说到回去的事,他只知道是哥哥让他回去,也不知道回去要干嘛。但他念叨着回去之前一定要跟表哥表嫂打个招呼,免得他们回来找他。

对于和自己不认识的王先生能住在一起,他只知道是哥哥的同学,给他买了衣服和吃的,还带他住酒店,他基本就是完全信任的状态。

王先生说,此前的一次同学聚会时,流浪汉的哥哥就请他帮忙在深圳找许久没有消息的弟弟,但没找到。这次能找到人,流浪汉的哥哥本来准备赶过来接弟弟回去,但长春过来太远,王先生就让同学把流浪汉的身份信息发过来,准备给他补办临时身份信息后,再买机票送他回家,也就是两三天的事。

3

弟弟归家 哥哥喜忧参半

记者联系上流浪汉的哥哥,他告诉记者,家中父母已逝,弟弟今年42岁了,一直没有结婚。他与弟弟是分开住的,之前弟弟在家时也没干活,平时都是靠自己接济过日子。一年前,弟弟从家里拿了钱就跑到深圳探亲,走的时候没说,到了深圳才给他打了个电话,让他不要惦记,随后就逐渐联系不上了。

他还说,弟弟在精神上确实有些问题,但没做过什么坏事,也没检查过到底哪有问题。对于失联一年多的弟弟此番出现,流浪汉的哥哥表示喜忧参半,喜的是弟弟能够安全回家,忧的是弟弟回去可能还得靠他接济过日子。在此问题上,他显得并不愿意多说,只是说先把弟弟接回来再看看。

随后,在以工作忙为由拒绝记者继续采访时,他仍不忘记请记者帮忙感谢帮他找到弟弟的杨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