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登录 / 注册 成为最可爱的人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爱心力量”助力“精致精品精彩”罗湖
来源:
发布时间:2016-12

▲昨日,罗湖的又一个主题U站——文体U站投入使用。
◀朝气蓬勃的罗湖义工团队。

昨日是第31个“国际志愿者日”,罗湖体育休闲公园热闹非凡,罗湖团区委在此组织开展“罗湖文体U站开幕暨罗湖义工绿道公益健步行”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与欢呼声中,罗湖的又一个主题U站——文体U站正式成立。

在罗湖区第七次党代会上,区委书记贺海涛提出要精心谋划、精细管理、精准发力,着力建设精致精品精彩城区,让罗湖的环境更优美、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要实现这个目标,除了政府“给力”,也需要市民的积极参与。“让我们行动起来,参与志愿服务,共同助力罗湖振兴发展!”在昨天的文体U站成立仪式上,罗湖文体志愿者协会代表宣读志愿工作倡议书,号召市民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履行公民责任,传播文明风尚;人人低碳生活,坚持健步出行。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公民共同参与社会事务的重要途径,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责任的重要体现。罗湖团区委将打造“志愿者之城先行区”作为工作重点,经过全区上下积极努力和社会各界踊跃参与,志愿服务在罗湖已经深入人心,罗湖“志愿者之城先行区”建设已初见成效。罗湖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程正华昨日高度肯定了罗湖义工的工作,认为义工队伍为基层治理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并寄望继续为“幸福罗湖”添砖加瓦。

“三纵两横”志愿网络全覆盖

昨日下午,200多名罗湖义工及爱心市民统一穿着“12·5”国际志愿者主题日T恤,从罗湖文体U站出发,经过罗湖绿道U站转入梧桐绿道至仙湖植物园、大望村。沿途风景秀丽、景色宜人。本次健步行路线全程约12公里,历时2个小时,展现了罗湖义工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共同传递并分享着健康和运动的快乐。罗湖被誉为坐拥“一半山水一半城”,未来罗湖将继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建设绿色罗湖,全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深圳团市委书记刘广阳对罗湖发达的绿道建设印象深刻,他希望U站能成为志愿服务的“桥头堡”,参与基层治理并孵化更多社会组织。

“您好,需要帮助吗?”在罗湖的火车站、地铁站、十字路口……“红马甲”身影随处可见。近年来,罗湖区义工联始终坚持以“奉献爱心,服务社会”为宗旨,大力弘扬志愿者精神,志愿服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广大罗湖义工成为和谐文明建设的一道靓丽风景。

罗湖志愿服务社会化参与也更加广泛,目前建立了二级义工联13个,社区义工服务站83个,机关、企事业义工服务队400余支,成功孵化出10家优秀注册志愿者法人组织,实现了“区级、街道、社区”纵向到底,“公益组织和团队”横向到边的“三纵两横”志愿者组织网络全覆盖。

此外,罗湖团区委还引导全区中小学2万多名师生和家长加入志愿者队伍,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维护校园安全、综合素质拓展等义工活动。其中红岭小学家长义工站成为深圳市第一家注册的非营利性社会公益团体。目前罗湖全区注册志愿者总数达113647人,超过罗湖区常住人口数的10%,累计为社会提供志愿服务超过1600万小时。

据统计,截至12月,罗湖区共有353人获得“五星级志愿者”荣誉称号,26人获得“百优义工”荣誉称号,1453人获得罗湖义工“长春藤”金、银、铜质系列荣誉徽章。

U站服务365天“不打烊”

昨天正式揭幕启用的罗湖文体U站位于深圳最大的体育休闲公园——罗湖体育休闲公园,是全市首个以提供文化体育服务为主题的志愿服务U站。该U站由共青团罗湖区委员会筹建,并由注册志愿者社会组织罗湖区文化体育志愿者协会负责日常运行服务。U站内配备了急救药箱、体重秤、血压计、电扇、运动药物、饮水机等,为广大使用罗湖体育休闲公园及绿道的市民提供健康知识教学、全民健身运动、义工活动报名、安全知识宣传等志愿服务,是罗湖打造主题服务U站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阵地。

据介绍,罗湖区文化体育志愿者协会成立于2006年12月,是一支以罗湖区内文艺体育骨干队伍为背景,经罗湖区义工联引导孵化,在区民政局正式注册的专业性强、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的志愿者社会组织。该组织主要由文化、艺术、体育专业人士及爱好者构成,至今已发展到拥有62个分队的“大家庭”,网上注册志愿者3260人,辖区内文艺社团志愿者7900余人,合计11000余人。罗湖区文化体育志愿者协会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开发了大量品牌活动,如“四点半课堂”服务项目、“罗雪儿”公共文化系列演出志愿服务活动、“助飞梦想,你我同行”关爱小天使项目、中国网球大奖赛赛会服务等。

一直以来,罗湖团区委以中央《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为指导,不仅进一步加强对志愿者社会组织的培育和扶持,同时鼓励志愿者社会组织来运行U站,结合U站地理位置和实际情况,策划开展特色志愿服务活动,实现志愿服务和市民生活的有效对接。

在主题U站的建设上罗湖团区委亦早有尝试。2014年罗湖区第一个绿道志愿者服务U站在有“深圳最美绿道”之称的梧桐绿道正式投入使用。该U站由罗湖区绿色出行志愿者协会负责运行,面向使用绿道的市民和骑友开展“绿色课堂宣讲”、垃圾减量分类、义工骑行宣传等系列志愿活动。

据悉,目前罗湖共有11个城市U站分布在全区口岸、商业街、绿道、产业园等地,连同20个社区U站,广泛开展与社区民生密切相关的志愿服务。每年U站365天“不打烊”,志愿者参与人数近3万人次,开展特色服务及活动300余次,服务市民近30万人次。

志愿组织成基层治理新力量

众人拾柴火焰高,打造精致精品精彩城区离不开社会力量的支持。区委书记贺海涛、区长聂新平多次强调要全面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罗湖团区委也充分挖掘志愿服务组织作为基层治理新生力量和政府公共服务补充力量的作用。

在罗湖团区委积极引导下,辖区拥有专业资质的志愿者比例显著提高,成立了如区文体志愿者协会、绿色出行志愿者协会、律师志愿者协会、医疗志愿者、外语服务志愿者等专业志愿服务队伍,参与重要体育赛事赛会服务、骑行环保宣传、法律咨询援助、自闭症儿童帮教、失独家庭帮扶等专业志愿服务活动,将专业便民服务覆盖社会民生各个领域。团区委还建立了罗湖志愿者培训平台,开设各类专业培训课程,涵盖基础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和骨干领袖培训等多层次培训体系。

通过政策引导和资源支持的方式,罗湖团区委引导志愿服务组织开展系列服务,精准改善民生。如开展春运志愿服务活动,为节假日期间交通枢纽往来旅客提供引导帮助,服务旅客超10万人次;举办“天桥下的暖冬”行动,关怀冬季寒潮期间露宿流浪人员,送出御寒衣被300余套;举办“共创成长路·多彩暑假”社区夏令营,为超过100名暑假期间无人看管的留守儿童送去欢乐活泼的课程;开展“爱在童行”暑期安全课程,教育青少年儿童学习暑期安全知识;开办“爱心厨房”,定期为残友集团的残疾人群体烹制可口午餐;开展“家温暖”、“星星学堂”特殊儿童服务项目,关爱鼓励自闭症儿童;开展关爱“瓷娃娃”医疗陪护项目,为脆骨症儿童提供专业关爱看护活动等等。

在昨天活动现场,“家·温暖”、“爱心厨房”、“星星学堂”、“关爱脆骨症——来深就医‘瓷娃娃’陪护教育计划”等十个项目获颁“罗湖义工十佳志愿公益项目”奖;相关负责人为获得“2016年罗湖义工长春藤徽章”的志愿者颁发奖章,并为罗湖区青年企业家协会志愿服务队成立授牌。

(蔡洵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