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区全方位提升待遇保障,切实加深环卫工“家园感”、“归属感” |
| ||
| ||
| ||
在每一个寂静的凌晨,抑或是抗击台风暴雨的喧嚣一线,这座城市的街道上,都会有他们消瘦的身影,默默奉献……
昨天下午,福田区庆祝广东省第23届环卫工人节大会活动在福田会堂举行。包括区委书记肖亚非、区长高圣元等在内的区四套班子领导、各街道办相关负责人、区政府相关部门分管领导,以及福田区一线环卫工人、学生代表、义工代表、公益慈善组织、爱心企业共600余人参加了活动。活动期间,福田区42名优秀一线环卫工人获得表彰及奖励金。
职业地位陷“尴尬” 社会认同待提升
昨天的庆祝大会,通过一部描述环卫工人真实工作和生活的纪录片《凌晨三点半》拉开帷幕。影片中,那些熟悉又陌生的场景,真实而朴素的语言,无不让在场人士为之动容。
当二十余名福田区小学生团体歌颂赞美诗《我代表这个城市向您敬礼》时,坐在台下的黄灿辉只感觉自己鼻子一酸,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城市市容清洁,是一项艰巨而繁杂的工作。一线环卫工每天的工作常常包括:清扫街道、行人路和小巷;清倒垃圾筒内的垃圾,擦洗垃圾筒;清理下水道和沟渠以免阻塞;清理草地上的垃圾,保持草地整洁……而且,因为乱丢垃圾等其他因素,这样的工作并非“一次到位”。若以“微信运动”换算的话,一名普通环卫工每天的步数平均都在两万步以上,也就是近20公里。
据统计,福田全区负责清扫保洁的市政道路面积共计1250万平方米,福田区环卫工人3800多名,其中30岁至60岁的女性较多,他们每天工作8小时,在正常清扫作业中,遭遇车祸导致的人身伤亡事故时有发生。
45岁的黄灿辉来自四川南充,在福田从事环卫工作12年,现为福田口岸地段清洁队队长。2011年的一天凌晨,她在工作中不幸遭遇车祸,导致锁骨、三根肋骨骨折。
与黄灿辉有同样不幸遭遇的,还有43岁的上梅林地段清洁队队长宋华英。在2015年4月的一次事故中,她同样被车撞倒,满身是伤,右腿骨折。但伤好之后,又重新投入了工作。“别的工作也可能被车撞伤,反正我从来没有后悔做这份工作!”宋华英说。
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洁,这句话展现的其实只是环卫工作的一个侧面。而现实中,环卫工的“危险”,显然还不仅仅来自于汽车。
40岁的吕定文是湖南永州人,这些年,为了制止街头小广告的乱张贴,这个小个子的男人没少和人“打架”。他说,这种事情有时难免会有冲突,最后还容易搞到去派出所。一次,他甚至还被一个人,说成了“抢劫”。
“很多地方都有监控的,派出所也不会把事情搞错。但每次围了那么多人,真正敢站出来说句话的人,我是基本上没有看到……”吕定文承认,因为这个,自己心里难免有些“膈应”。
收入待遇大幅涨 关爱实施全方位
环卫工人被喻为“马路天使”、“城市的美容师”,他们似乎常常获得“关爱”,但最需要的职业认同问题,却往往容易被忽视。
来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环卫工人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研数据显示,超过七成的环卫工人表示,“受歧视,不被尊重”是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环卫工人几乎都曾受过身体上或言语上的伤害,行人的冷眼相对、冷嘲热讽,甚至破口大骂。
“有时候,看到乱扔垃圾的不文明行为,你说他两句,他还会顶回你:‘我们不扔垃圾了,你们干什么呢?’”说到这里,宋华英的苦笑中,还有一份无奈。
“有人说我们环卫工没出息,但没有环卫工,整个城市的市容环境,谁来搞?作为一名环卫工人,我就是希望,大家能多尊重我们一些……”黄灿辉说。
建设首善之区,打造幸福福田。近年来,福田区委区政府以实际举措切实提升一线环卫工人的待遇保障问题,全方位立体式地对“马路天使”实施关心爱护。
今年起,为直接提高一线环卫工人的实际待遇,福田区大幅提高了清扫保洁单价,总体经费比原标准上浮近50%。在保洁公司的招标文件及合同中明确规定:一线环卫工人的月工资收入,在除去五险一金外,不低于3236元。
一系列关爱环卫工人活动还包括:为3600余名环卫工人购买反光衣,发放夏季凉茶、酸奶绿豆,协调慈济会发放幸福包,为一线作业环卫工人留守子女发放补助,举办“关爱环卫工人光明行”公益活动等。
高圣元表示,近年来,福田市容环卫水平始终走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这无不凝聚了广大环卫工人的辛勤汗水和无私奉献。“环卫工人献身城市保洁事业,付出大量心血和劳动,值得全社会深深地尊敬。区委区政府把大家的冷暖放在心上。今年,全区清扫保洁经费整体提高近50%,在全市处于较高水平,同时严格要求环卫公司,保证每月工资不拖、不欠、不少。我们还将着力引进新设备、新技术,加强环卫劳保、高温防暑、作业安全。我们要把关怀传递给在座的每一位,让大家在福田体会到家的温暖。”
在昨天下午的活动现场,福田区学生代表向42位区优秀环卫工人送上鲜花及颁发荣誉证书。同时,集体倡议通过垃圾不落地、垃圾分类,为环卫工人减负,推动深圳国际化城市环境建设。
“真没有想到,今年的活动搞得这么隆重,不仅节目安排得细致,甚至还把我们邀请到了舞台上……”45岁环卫工张翠平说,这种强烈的归属感,是她和姐妹们通过此次庆祝大会得到的最大感受。
据了解,下一步,福田区还将重点开展维护保障环卫工人合法权益督查行动,由区城管局联合各街道办对清扫保洁外包公司环卫工人基本工资发放情况及五险一金、社保购买情况进行督查,切实维护保障环卫工人合法权益。
构建“大城管”格局 全面提升管控力
福田区七届一次党代会确立了“树立首善之区新标杆、加快建成一流国际化中心城区”的任务目标。市容环卫领域整体提质,则是一流国际化中心城区的重要支撑和基础“门面”,福田清扫保洁必须始终坚持高标准、高要求。
今年以来,福田区城管部门紧紧围绕“城市管理治理年”工作的总体部署,全力推进环卫爱卫、垃圾分类、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等各项工作,辖区市容环境水平显著提升。
立足高标准,全力提升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加大经费投入,完成新一轮市政道路及城中村清扫保洁招投标工作,大幅提升环卫清扫保洁作业标准。完成福田环卫精细化管理系统建设,全区环卫清扫保洁车辆、环卫作业人员实现GPS实时定位,实施清扫保洁第三方监理,对辖区市政道路清扫保洁14个标段开展全方位路面巡查并督促责任单位整改。
立足高标准,全力提升环境卫生管理水平。组织4个街道牵头,联合各职能部门对巴登、新洲、华强北、区委周边4大重点片区的市容秩序、环境卫生等进行综合治理,共清理整治卫生死角1134个,清理乱张贴乱涂写34263宗,清理乱堆放74处。片区市容环境品质迅速提升,“巴登经验”更是在全区推广。
对比福田全面建设一流国际化中心城区的标准,一流市容环境仅仅靠环卫工人,靠城管一个部门,着实勉为其难。为此,福田区将合力构筑“大城管”格局,在城管、建设、公安、环保以及市场监管、交通等部门和各街道间,进一步建立合作机制,分工协作,协同管理,深度激发全区城市管理的生机和动力。
接下来,福田区将对标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发达地区,建立城市环卫管理“福田标准”,特别加大对老旧住宅小区、城中村、内街小巷、地道天桥等薄弱区域、卫生死角的综合整治力度,提升辖区市容环境国际化水平。
(福明 谭晓萍 朱晓琳)
听一听环卫工人的“心里话”
吴应美 女 34岁 云南昭通
“一般都是4点发车,我们3点钟就起来了。做习惯了,反正在家里也是干活,不管在哪里都是辛苦,不辛苦赚不了钱。”
耿勤 女 50岁 河南周口
“出来到哪里,我都不怕受累,我不识字,就能吃苦耐劳。很多人不知道环卫工人做的事有多难,一天到晚就是扫地,用手捡那个垃圾。我们捡习惯了,不嫌脏。打算在深圳干,深圳什么时候不要我了,我什么时候就不干了……回老家的时候,我也会挂念,挂念那条路,想到那里垃圾多不多啊,还是会想到那一条街……”
张翠平 女 45岁,四川宜宾
“2011年3月,我捡到30余万现金后物归原主。很多人都会问,为什么捡了钱不要?人家给你发红包,你还不要?我就说,不该我的,我就不要,还是要凭自己慢慢挣。”
黄灿辉 女 45岁 四川南充
“以前看个病真的看不起,所以我一拖就拖了11年。我就是希望,人们能对我们多一些关爱,多尊重我们一些。”
吕定文 男 40岁 湖南永州
“都说市容卫生,需要市民一起来参与。你说这‘铲小广告’的和‘贴小广告’的人,它是不是一个社会的问题?怎么就好像就是我跟贴广告的人两个人之间的问题,旁观者他也不出来说说话?”
谭继朝 男 46岁 湖南永州
“环卫工人们的衣服,常常都是湿透的,工资还低,没办法,都为了生活为了家庭。有个别人有垃圾桶他都不丢,垃圾直接丢地下。靠我们一个人,靠我们一个(环卫)部门在盯,是盯不过来的,还是得靠大家。”
宋华英 43岁 四川宜宾
“遇到乱扔垃圾的,你说他两句,他会回你:我们不扔垃圾了,那你们干什么呢?我是真希望大家素质都提高了,那样的话,我们的工作也好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