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登录 / 注册 成为最可爱的人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深圳着力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数
来源:
发布时间:2016-10

我市第七个敬老月将开展1100余项老年活动
罗莉琼/文 张耀波/图

深圳第四届老年节大会上,老人们表演的文艺节目精彩纷呈。

■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文

张耀波/图

又到一年重阳时,全国迎来“敬老月”。

地处南海之滨的深圳,全市60周岁以上常住老年人人口总数达119万多人,并将在2020年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工作,早已未雨绸缪应对“老”问题,去年3月启动实施养老民生工程,总投资101.79亿元,加大力度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深圳第七个敬老月期间,全民行动营造敬老爱老氛围,为老年人献上1100余项老年活动,着力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数,让老年人在深乐享幸福晚年。

敬老爱老全民行动

今天,罗湖翠鹏社区老年人协会的老年人将走进罗湖区福利院,为院内的老人们献上一台精彩的节目,有舞蹈、太极和合唱表演,同时自掏腰包置办福利院老人们所需的生活物品。记者采访获悉,翠鹏社区老年人协会的老年人大部分是共产党员,曾为深圳这片热土贡献青春,她们退休后坚持发挥余热服务社会,经常抽出时间投身公益活动。

“6年来,我们坚持为辖区居民服务,为福利院的老人提供义剪、义演并送上生活物品,大家都觉得自己的老年生活过得很精彩。”翠鹏社区老年人协会的何绮玲表示,这个十月份,她们将组织开展多场敬老爱老活动,和老年人一起快乐过节。

记者从市老龄办获悉,市老龄办每年发动全社会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敬老月”活动,广泛发动和动员有关部门、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家庭和个人,为老年人办实事、做好事、献爱心。今年“敬老月”期间,我市将开展1100余项老年活动和服务,全民行动为老年人献上丰富多彩的活动,共同营造一个全社会爱老、尊老、敬老的良好环境。

精准关爱送给老人

这几天,滨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王萍和她的小伙伴十分忙碌,她们忙着邀请银行工作人员、救援队队员,让他们给社区长者讲解防金融诈骗及急救知识。“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年人手上都有闲钱,随着科技进步,互联网与养老也紧密结合,但老年人的防骗意识薄弱,常常会掉入互联网金融陷阱中。”王萍告诉记者,滨河社区的多个老年人都曾遭遇金融诈骗,他们迫切需要了解金融防骗知识,社区就主动为老年人送精准关爱。

“近年来,老年人的服务呈现精准化情况。我们根据老年人的需求,为他们提供精准关爱,而深圳不同社区的老年人的需求各不相同,各区根据辖区特点定制养老服务。”市老龄办主任高金德表示,为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深圳实施了系列社区资助计划,组织开展“老有所乐”、“老有所学”和“幸福老人计划”等项目。2007年起,受福彩公益金资助项目1349个,受资助的老年学校(大学)171所,惠及全市十多万老人。2011年,“幸福老人计划”项目的资助对象进一步扩大,激发了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老年人通过参加多种活动,拓展了社交范围、有了新的生活圈子、结识了新朋友、增添了新的生活乐趣,推动了老年群体的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在深圳这个志愿者之城,活跃着一支“绿马甲”老年志愿者服务队,他们用实际行动实践着“老有所为”,他们活跃在公园、街道等地,他们根据社区需求提供巡防服务,并为居家养老的高龄、空巢、失能老年人提供帮扶服务。

花百亿建养老工程

在深养老的老年人除了能享受各类精准关爱服务外,市委市政府还为老年人送上多种“软福利”。深圳通过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制定出台了《深圳市养老服务设施用地供应暂行办法》《深圳市公办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营指引》等,推动老年事业、产业协调发展。

对于居家养老的老人,深圳为他们提供家政、助医、康复、送餐、心理慰藉等上门服务,对其中的低保、优抚、生活不能自理等户籍老人每月给予200元到500元的居家养老服务补助,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地颐养天年。对于独居老人,政府为老年人发放老人手机,并依托紧急呼援中心,为老年人提供紧急救助、走失定位、精神关爱、等10项服务。另外,政府与商业保险公司合作,为户籍80周岁以上老人购买意外伤害及意外医疗保险项目,现已有近2万名户籍老人参保。80周岁以上的户籍老人每月可享200至500元高龄津贴。

去年3月,深圳启动实施养老民生工程,总投资101.79亿元,加大力度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据市老龄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市将加快重大养老工程的建设,除了计划在今年完工的深圳市养老护理院、深圳市社会福利中心(新址)一期工程外,深圳还将建8家养老机构。届时,我市养老床位数将新增3000多张,让深圳成为一个宜居适老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