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登录 / 注册 成为最可爱的人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多方共同参与社区慈善 促公共医疗服务均等化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9

【深圳商报讯】(记者 文灿 郑思)昨天上午,第五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深圳大病医疗救助——劳务工关爱基金战略发布”之全球视野下的“社区慈善+健康促进”研讨会,在第五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上举行。多名全球健康医疗界大咖、公益践行者、学者专家参与,共同分享和探索国内外“社区慈善+健康促进”在创新社会治理中的经验和模式。中国首个社区健康促进联盟在深成立。

流动人口健康促进势在必行

流动人口是全民的一部分,我国人口发展已从生育主导转向迁移主导,在人口总量略有增加的情况下,人口变化主要是迁移流动。2016年,我国流动人口总计3亿左右,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而提高,预计到2020年将增加1亿人口迁移到城镇。

大规模人口迁徙带来巨大健康挑战,外来劳务工在重大疾病面前普遍面临着医疗服务供给不足,外地报销困难等问题。因此,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流动人口健康促进成为实现全民健康的一个重要环节。

劳务工关爱基金

累计资助9746人次

本次论坛由深圳市民政局、深圳市社会组织总会、深圳市卫生计生委、深圳市慈善会等单位联合主办。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服务中心健康促进处负责人王永进博士与慈善医疗界人士出席。

作为深圳市捐赠主渠道,深圳市慈善会的核心品牌项目“劳务工关爱基金”,主要针对深圳的劳务工及其子女重大疾病救助,救助范围拓展到劳务工及其子女重大疾病救助、劳务工学历教育、心理疏导、技能培训等多个领域。截至2015年底,该项目累计资助9746人次,资助人民币超过1.2亿元。该基金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来深建设者在遭遇重大病故时所面临的经济困难,实实在在地缓解了来深建设者及子女患有重病时所遇到的困难,被来深建设者称为“雪中送炭”的救命钱。

探索“社区慈善+健康促进”模式

为了积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推动我国慈善事业向基层化、专业化、纵深化发展,深圳市慈善会推进成立中国首个“社区健康促进联盟”,探索国内外社区慈善+健康促进在创新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促进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参与“社区慈善+健康促进”的理念、方式、经验和模式的交流分享,分享精准慈善+健康服务实践如何打通转化医学至家庭、个人的最后一公里,为更多人谋得健康和福祉。

会上,针对“精准慈善+社区健康”理念,各嘉宾进行了深入探讨。王永进博士表示:“流动人口健康促进工程将联合药械、保险等健康促进领域相关企业、三甲教学医院、高校、基层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室等,开展针对职业病、传染病、慢性病等重点疾病的专项服务,以及针对孕产妇、儿童等特定人群的专项服务,并将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室等特定场所开展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