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登录 / 注册 成为最可爱的人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探寻乡村之美,厚植人文情怀——华林善行团走进江西寻乌
来源: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
发布时间:2023-07

7月19日,华林乡村振兴共创行动再出发,由10名青少年组成的“华林善行团”,走进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开启了为期四天的“美好乡村艺术研学营”之旅。期间,华林善行团的成员们开展了城乡艺术共创、追寻红色历史、探究东江源头等多项富有意义的活动。


为了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育深圳青少年饮水思源的感恩文化,提升青少年探究实践能力,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和审美情趣,在深圳市关爱办的指导下,关爱基金会·华林乡村振兴发展基金、关爱基金会·陈湘波艺术公益基金、中共华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委员会共同举办了此次活动。

艺术+公益:

华林善行团走进寻乌


7月20日,华林善行团走进江西寻乌留车镇黄姜小学,将美育带入乡村学校,让城乡的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共同成长。


“我们希望在带领城市孩子深入乡村的过程中,让他们亲身了解中国社会的变化,客观认识城乡差距,引导孩子们思考缩短差距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而让孩子树立责任意识,让孩子们从小有爱、有担当。”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兼乡村教育公益中心主任魏平表示,城乡从来不是割裂的,乡村振兴需要城市的支持,城市孩子也需要乡村视野。举办美好乡村艺术研学营,是为了搭建一个城乡青少年双融双促的平台,让城市孩子走进乡村,让乡村孩子了解城市。


在黄姜小学的操场上,在大自然馈赠的蓝天白云下,寻乌的孩子们用淳朴真挚的热情和亲手制作的扎染手环欢迎着远道而来的小伙伴们。在研学营导师的带领下,黄姜小学和华林善行团的孩子们将日常生活以及旅程中的所见所感以绘画的形式留在了空白画纸上,在艺术的氛围里互相理解,互相学习。

从刚见面的稍显羞涩,到离别时的依依不舍,孩子们在互赠礼物,同上一节课,共创一幅画中,感受自然,理解乡村,培养了社会责任意识和感恩情怀。

“这次艺术研学,我们去了东江源头,孩子们知道了饮用水的来之不易;去了寻乌调查纪念馆,孩子们明白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去黄姜小学和乡村儿童进行艺术共创,孩子们了解了同龄孩子的另外一面。”中共华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委员会副书记、华林证券董事会秘书谢颖明说,此次美好乡村艺术研学营活动以艺术为主线,融合了自然、乡村、历史等元素,对孩子们来说,是一次行走的课堂,更是一场生活的教育。

此外,华林乡村振兴共创行动为此次研学营特别邀请了公立学校美术科组长和校外艺术教育空间总监一同参与。通过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的组合方式,为研学成果奠定了基础。研学营导师召集人、关爱基金会·陈湘波艺术公益基金管委会委员、深圳市青年美术家协会秘书长高楠楠表示,公共教育是深圳市青年美术家协会的重点关注的板块,这次研学+乡村美育的艺术之旅,是一次户外公共教育积累经验的好机会,给协会带来了新的教育方向和视野。

研学是行走的课堂,它并不是简单的游玩与参观,而是一次开阔眼界、品位人文的艺术之旅。户外艺术可以让孩子们通过亲近大自然的方式,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既可以锻炼学生的五感体验,还可以增加小孩子的想象力以及意志力的提升——研学营导师廖艳

艺术研学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自然界的美丽、奇妙和雄伟后,提高对美的感受力。此外,很多孩子空间知觉大都处于平面状态,很难去设想立体形态。而写生则按空间位置作画,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空间立体思维和创造力——研学营导师潘华文

党建+公益:

华林证券党建重走红军路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精神的起步之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至关重要。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之际,中共华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委员会也特别组织党员同志赶赴吉寻乌调查纪念馆等地开展“美好乡村艺术研学营”主题党日活动。

据了解,寻乌县是中央苏区全红县。红四军在寻乌留下了大量的红色革命遗址遗迹,这些革命遗址遗迹是珍贵的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蕴藏着丰富的革命历史信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教育价值,是新时代开展红色教育培训和红色研学的宝贵财富和重要载体。

一个红色故事,就是一段历史,记录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勇于奋斗的艰苦历程;一个红色故事,就是一部教材,是对党员教育形式和载体的有益探索。在寻乌调查纪念馆,中共华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委员会副书记谢颖明也为华林善行团的成员们带来了生动的主题教育专题党课。

通过对寻乌调查纪念馆、毛泽东同志旧居、寻乌调查专题陈列馆的探访;在青龙岩生态保护区重走红军路,观摩红军泉,华林证券的党员们深刻学习了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与理论,感悟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伟大真谛,并传承和弘扬调查研究的优良作风,以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把会议精神转化为生动火热的具体实践,赓续红色血脉,坚持党建引领,筑牢党建根基。

金融+公益:

助力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华林实践

“如果我有100块,我要花50块,买笔记本等文具,剩下一半存起来等需要的时候用。”,“我会把100块全部存起来,以后给爸爸妈妈用。”......这是在黄姜小学财商课堂上,孩子们看过“合理节约,合理消费”主题视频之后,关于理财的想法。

除了艺术研学和财商课堂,华林证券也再次为寻乌带来了实质性的帮助。7月19日到达寻乌当天,华林证券即捐赠20万元,用于开展寻乌“一司一县”结对帮扶项目。

据了解,华林证券先后与江西省寻乌县等11个原贫困县建立“一司一县”帮扶关系,累计完成超过60个帮扶项目。其中,自2018年开始与寻乌县建立长期定点帮扶合作关系,累积向当地捐赠善款68万元,开展了爱心衣橱、未来少年班、乡村青年教师成长计划、东江源守护行动、消费帮扶关爱行动、非遗润童心,文化共传承等公益项目。除了开展“一司一县”帮扶,华林证券还先后成立西藏华林慈善基金会、西藏乡村振兴慈善信托、华林乡村振兴发展基金等,持续探索“金融+公益”的全新模式,以华林乡村振兴共创行动,为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截至目前,华林乡村振兴共创行动已在文化、产业、社区等多个领域全面展开。2022年,华林乡村振兴发展基金携手关爱基金会·陈湘波艺术公益基金,共同探索“艺术+消费帮扶”打造“艺术橙”,提升寻乌脐橙文化附加值和品牌竞争力;联合深圳市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促进中心,以广西壮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渡河公”为载体,在传承非遗根脉之余,激活当地文化资源。

2023年,华林乡村振兴发展基金相继开展了“维护消费权益,共创美好社区”金融科普活动,“乡村振兴 与林同行”公益项目探访活动,并在文博会“当文化遇见公益”主题沙龙中认捐100万元,用于开展华林乡村振兴共创行动和“一司一县”定点帮扶公益项目。此外,华林证券还向深商公益基金会捐赠300万元作为乡村振兴专项基金,开展文化帮扶、产业帮扶、教育帮扶、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等相关的公益项目,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