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至3日,由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华林乡村振兴发展基金、六亩地文化基金、华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美好乡村艺术研学营·潮汕非遗季”活动,在汕头、潮州市进行。由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华林乡村振兴发展基金、来深建设者、深圳青少年及家长组成的“华林善行团”一行,通过对潮汕地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度研学体验,积极探索儿童友好视角下的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活动期间,英歌舞、剪纸、潮汕茶艺非遗传承人也应邀开展了系列推广活动,为当地带来了别样的文化活力。
华林善行团再出发
深圳青少年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向奔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见证,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纽带。如何让非遗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如何让孩子们在亲近非遗的过程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是我们希望共同探讨的话题。”华林证券党委副书记、董事会秘书谢颖明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研学活动,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创新能力,让非遗精神和文化创新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英歌舞+潮茶+剪纸”
打开潮汕非遗文化的生动画卷
英歌舞、潮茶、剪纸、潮绣、推光金漆画、大吴泥塑、铁枝木偶……数百年来,潮汕非遗文化始终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长河中熠熠生辉。
“一曲英歌乘风舞,气势如虹动九州。”8月1日下午,华林善行团来到汕头市潮南区两英镇鹤丰村英歌舞基地,近距离观摩英歌队文化及日常训练,并由专业教练进行英歌舞零基础指导,和团员进行互动、体验,沉浸式体验潮汕英歌文化。
“2006年,英歌被收录进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百年英歌,传承的是‘敢于拼搏、勇往直前’的华夏精神,是‘步调一致、团结协作’的潮汕精神。”潮南区海洋英歌协会副会长倪楚成说。当天晚上,在孩子们进行英歌舞学习成果汇报演出时,我们惊喜地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倪会长所说的英歌精神。
8月2日上午,华林善行团来到位于潮州市潮安区凤凰镇的“棋盘生态茶园”。穿行在绿意盎然的原生态茶园中,孩子们在专业人员的带领下,深入了解了茶树的种植、茶叶的制作及潮州工夫茶的冲泡技艺,并品尝赏鉴了不同品种茶叶的冲泡滋味。
当天下午,华林善行团一行抵达位于潮州市湘桥区的“百师园创意园”,参观了解包括木雕、潮绣、泥塑、瓷塑、剪纸等在内的多项潮州非遗项目。剪纸体验课堂上,潮州剪纸非遗传承人为大家讲授了剪纸的相关知识,亲自示范剪纸技巧,大家惊叹之余忍不住纷纷动手实践,体验潮州剪纸制作技艺。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大家在老师指导下完成了属于自己的潮州剪纸“红桃粿”作品。
以非遗为主线展开的系列体验活动,融合了自然、文化、历史等元素,让优秀的文化遗产以更鲜活的方式走进了孩子们的生活,成为浸润和滋养他们成长的养分。“带领深圳儿童深入其他城市和乡村开展研学,是为在行走中让下一代真正认识到城市间的发展与文化差异,让孩子们在建立起文化兴趣和文化自信的同时,也培养起他们的爱心和担当。”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魏平说。
和美乡村,一路有林
持续探索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之路
活动期间,华林善行团一行还参观了潮州红色教育基地潮州市博物馆和全国廉政教育基地韩文公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交流的同时,继续深入探索党建引领下的“金融+公益”的创新实践。
两年多来,依托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华林乡村振兴发展基金,华林证券秉承着金融向善的理念,围绕“金融+公益”“文化+公益”的创新模式,以艺术赋能为特色,以文化振兴为重点,以“非遗传承”“城乡美育”为抓手,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创新帮扶模式,通过艺术、教育等多方面的深度赋能,激发乡村文化活力,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致力于逐步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和可持续发展。
据悉,华林证券在公益领域投入超过1亿元,与寻乌、色尼、汝城等12个区、县建立了帮扶关系,完成70余个帮扶项目。同时,充分运用自身金融专业优势,先后成立华林慈善基金会、华林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慈善信托、华林乡村振兴发展基金等,走过广西上林、江西寻乌、湖南衡阳、湖南汝城以及深入深圳的多个社区,切实推进“金融+公益”创新成果落地,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以文化人,善行致远。以华林为代表的深圳爱心力量,切实地担当起文化强国、民族复兴、乡村振兴的时代使命,以文化的甘露灌溉青少年成长的田野,以时代的活力激发出传统文化旺盛的生命力,以遍布中国广袤乡村的善行足迹,坚定地走出了一条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公益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