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正启航,英模精神催人奋进。
公益齐同行,关爱故事提振信心。
2月14日下午,深圳退役军人“拓荒牛”红星堡垒户红星讲习所内座无虚席,嘉宾和观众们神情专注,由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下称“关爱基金会”)携手深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深圳市关爱办共同主办的“学英模精神,建关爱新功”红色主题宣讲活动在此举办,活动旨在学习英模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积蓄关爱动能,赋能公益事业。
“一级战斗英雄”黄纪石,“全国三八红旗手”、市军休服务管理中心军休干部陈伟红,“中国好人”、“深圳最美退役军人”孙卓清,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陈伟霖,关爱基金会代理秘书长陈美寿,关爱基金会·退役军人关爱基金荣誉主席刘坤德、主席沈远彪、副主席黄干达,市“百人讲师团”团长、市拓荒史研究会创会功勋会长段亚兵,关爱基金会·退役军人关爱基金秘书长、市拓荒史研究会秘书长李平均,市拓荒史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陈巍以及媒体记者等出席活动。
因“关爱”相聚,为“使命”同行
活动伊始,关爱基金会代理秘书长陈美寿致辞。他表示,我们特别邀请黄纪石、陈伟红、孙卓清三位英雄模范,举办本次宣讲活动,他们用亲身经历诠释了忠诚爱国、敬业奉献、忠于誓言的深刻含义。他们作为新时期“最可爱的人”,应该获得全社会的尊崇,我们要学习他们的精神,通过聆听他们的感人故事,为我们干事创业增添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今年,让我们继续携手,同走关爱路,持续擦亮双拥模范城‘金字招牌’,做强退役军人关爱基金,让尊崇退役军人的理念更深入人心,让关爱温暖每一位退役军人,让‘最可爱的人’成为‘最幸福的人’。”陈美寿说。
英模事迹振奋人心,现场观众无不动情
黄纪石:夜袭无名高地的英雄壮举
“一级战斗英雄”黄纪石首先发言。他讲述了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一次夜袭行动。当时,他作为炮兵排排长,率领“尖刀排”在夜色中潜行,成功突破敌军防线,占领关键高地,为大部队开辟了胜利的道路。他提到,当时他的水壶、挂包、指南针等物品都被子弹击穿,但幸运的是他毫发无损。这些物品如今陈列在北京军事博物馆,成为那段历史的无声见证。黄纪石的故事,是对使命的坚守,对祖国的热爱,更是对生命的尊重。
陈伟红:抗震救灾的日与夜
“全国三八红旗手”陈伟红接着分享了她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的救援经历。她提到,作为总队机动支队卫生队队长,她带领团队在废墟中奋战22天,转战五市七镇,成功救出29名幸存者。她回忆起那些被救的孩子,如杨柳、魏玲等,他们的坚强和乐观让她深受感动。陈伟红的故事,展现了女性的力量和坚韧,也让我们看到了在危难时刻,爱与勇气是跨越性别的共同语言。
孙卓清:代烈士尽孝的平凡坚守
“中国好人”、“深圳最美退役军人”孙卓清再次登上讲台。他分享了自己代烈士尽孝31年的故事。他提到,每一位烈士都是我们心中的英雄,每一位烈士的父母都是我们敬爱的亲人。他用平实而真挚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个真实的红色故事,诠释了什么是“英雄精神”和“关爱行动”。他的讲述结束后,现场观众报以雷鸣般的掌声,许多人感动得热泪盈眶,被他的坚守和付出深深打动。
宣讲过程中,现场观众被三位嘉宾的故事深深打动。“这些英雄模范的故事让我们深受震撼!也更让我明白,关爱不仅仅是给予,更是一种传承和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关爱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有观众表示。
让英模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活动最后,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陈伟霖讲话。陈伟霖表示,我们一起聆听了黄纪石、陈伟红、孙卓清3位英模代表的感人故事,精神上又一次接受了深刻洗礼。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名共产党员坚定信念、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的党性原则,一名革命战士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英雄气概,一名退役军人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榜样。
2025年,关爱基金会将继续以英模精神为指引,用关爱公益力量高质量推进“关爱之城”建设,让“关爱、感恩、回报”的理念深入每位市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