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头条丨关爱赋能,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来源: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
发布时间:2025-06
6月18日,在深圳市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描绘区域协调发展新图景的关键时刻,深圳市乡村振兴促进会正式成立,标志着深圳公益力量深度融入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新起点。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下称“关爱基金会”)是该会的理事单位,副秘书长魏平出席成立大会。
近年来,关爱基金会积极发挥关爱行动公益平台作用,以强大的资源动员能力和创新项目设计,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持续深耕,成果斐然。
“圳”兴乡村模式显成效
关爱基金会创新打造“乡村振兴共创平台”,以“圳兴乡村共富行动”为核心品牌,探索出一条“政府倡导、企业参与、媒体助力、公益同行”的深圳特色乡村振兴路径。通过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基金会成功构建了“圳兴乡村公益共同体”,凝聚了包括其名下17支乡村振兴专项基金,以及平安公益基金会、深圳市华强公益基金会等在内的多方力量,形成强大公益合力。
“关爱足迹”遍及全国多地
关爱基金会创新打造“乡村振兴共创平台”,以“圳兴乡村共富行动”为核心品牌,探索出一条“政府倡导、企业参与、媒体助力、公益同行”的深圳特色乡村振兴路径。通过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基金会成功构建了“圳兴乡村公益共同体”,凝聚了包括其名下17支乡村振兴专项基金,以及平安公益基金会、深圳市华强公益基金会等在内的多方力量,形成强大公益合力。

实施“鹏橙——寻乌乡村振兴共创行动”“一瓶水一分爱——巴马乡村振兴共创行动”及“深圳消费帮扶关爱行动”等项目,直接赋能乡村产业升级与农民增收。

以“艺术乡村联合行动”为抓手,打造特色文化振兴品牌。2022年“美好乡村艺术季”征集作品548幅,覆盖19省(自治区)66市(自治州)76县(区)。2023年更推出“陈湘波美育空间”“乡村儿童艺术核心素养绘本”等创新项目,并计划举办“美好乡村大地艺术节”,持续以艺术赋能乡村文化。备受瞩目的“非遗融湾计划”也在积极推进中,致力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持续运营荣获“中华慈善奖”的标杆项目“募师支教”,其志愿者足迹遍及全国18个省市、500多所山区学校,惠及学生超20万人。“得趣书吧书送希望”项目则为224所学校、2063间课室送去图书超21万册,让20多万乡村孩子受益。
关爱矩阵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围绕产业、文化、人才、生态、组织“五大振兴”方向,关爱基金会策划实施了一系列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公益项目,构建起助力乡村发展的立体网络。实施“鹏橙——寻乌乡村振兴共创行动”“一瓶水一分爱——巴马乡村振兴共创行动”及“深圳消费帮扶关爱行动”等项目,直接赋能乡村产业升级与农民增收。
以“艺术乡村联合行动”为抓手,打造特色文化振兴品牌。2022年“美好乡村艺术季”征集作品548幅,覆盖19省(自治区)66市(自治州)76县(区)。2023年更推出“陈湘波美育空间”“乡村儿童艺术核心素养绘本”等创新项目,并计划举办“美好乡村大地艺术节”,持续以艺术赋能乡村文化。备受瞩目的“非遗融湾计划”也在积极推进中,致力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持续运营荣获“中华慈善奖”的标杆项目“募师支教”,其志愿者足迹遍及全国18个省市、500多所山区学校,惠及学生超20万人。“得趣书吧书送希望”项目则为224所学校、2063间课室送去图书超21万册,让20多万乡村孩子受益。
“筑巢育百孤”项目长期关怀帮扶湖南衡山县“缺三亲”儿童,累计投入超600万元,长期帮扶119人,救助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童2200多人次。

在江西寻乌落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绘本空间”项目,创新引入“AI智能小老师”机器人,探索“人机双师教学”模式,为乡村青少年提供融合思政教育、科学启蒙的现代化学习场景。
深圳市乡村振兴促进会的成立,为关爱基金会这样的专业社会力量搭建了更广阔的协同平台。展望未来,关爱基金会将继续依托“圳兴乡村公益共同体”,深化“圳兴乡村共富行动”,以更专业的项目设计、更广泛的资源动员、更创新的服务模式,将强大的公益动能注入乡村全面振兴的宏伟蓝图,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圳帮扶路径贡献坚实的公益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