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记者 向微 通讯员 小一
在深圳如此开放的城市,每天在公共场所活动的人数以百万计,人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个时尚空间,像咖啡馆,又像亲子园,还像阅览室、小教室……时尚、多彩、温馨是它的视觉标签,很容易辨识,但这样的美好空间不属于任何商业组织,也没有任何的商业元素,它就是Vcare公益空间。
在Vcare公益空间里,既不售卖咖啡与甜品,也没有摆出任何商品,这里推销的是“公益的理念”。它集合了多元的公益项目,阅读、涂鸦、手语、陶艺等等,很多好玩的活动吸引了大众的眼球,走过路过,即可参加活动,感受公益气息。这就是Vcare公益空间想要达到的效果,让公益成为人们身边的一道时尚的风景。
关爱,从传统到时尚的超越
Vcare公益空间是深圳市关爱行动中的一个子品牌, V是“微”的谐音,care是关爱的意思。说起它的诞生,先要翻转一下关爱办这个词。关爱办是“深圳市关爱行动组委会办公室”的简称,正式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集合政府、媒体、公益组织、大众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的资源整合平台。8年来,关爱办致力于传播公益理念,推动公益发展。关爱行动集公益活动策划、组织、传播为一体,创造孵化了众多公益品牌,众所周知的“募师支教”就是关爱行动推出的公益品牌。
2012年,在常规的关爱行动中大家开始思考如何创新。以往的关爱行动都是以活动为主,如果有一个固定的空间,让关爱行动从单一的动态活动转为静态场所和动态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就会把关爱行动变成细微而常规的态势。也就是说,让关爱成为公益超市,成为公益商店,公众“随时”能够看到,“顺便”就能参与和体验。通过让广大普通市民亲身了解和体验关爱行动,使公益与市民生活无缝对接,推动关爱文化的流行和“关爱之城”的建设。
“关爱”在城市里有了固定的家
创意一形成,关爱办马上就行动起来。关爱办负责人开始了她的“游说”之旅。先要找到愿意提供这种场所的机构,这又谈何容易?因为Vcare公益空间需要的可不是偏僻的角落,而是闹市之中,人群聚集的地方。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方奔走洽谈,时至今日,Vcare公益空间在深圳已经开放了17个。罗湖梧桐山艺术小镇、深圳图书馆及四区分馆、深圳市儿童医院、大生高尔夫练习场、宝能太古城……都有了“关爱”的家。有了地方,还要找投资方,空间需要经营,经营需要资金,关爱办转战企业、商家,争取他们的资源,联结更多的商界力量,深圳晚报、腾讯、中兴通讯、前海人寿等企业纷纷加入了共建之路。
关爱办与各方机构反复研究讨论,设计Vcare公益空间的风格和基调,融合了多彩、时尚、温馨等元素,多少次加班加点,多少人无私的付出,大家为Vcare公益空间众筹资金的同时也众筹着智慧。
Vcare公益空间入驻儿童医院
在17个Vcare公益空间的提供者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儿童医院。在新建成的住院部里,一共有7个Vcare公益空间,分布在每一层楼上,这对于Vcare这个项目可谓是“壮举”。
跟深圳市儿童医院的联结缘起于第二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当时由深圳市关爱办、深圳晚报社、深圳市儿童医院牵头主办,由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市红十字会、市慈善会、深圳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壹基金、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万科公益基金会等14家慈善基金、社会组织和爱心企业共同发起的“深圳贫困儿童医疗救助爱心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以贫困儿童疾病为救助方向,以深圳市儿童医院为主要救助平台,汇聚深圳乃至全国各类慈善基金的力量,共同打造救助深圳贫困患病儿童的爱心联合体。
有了这个合作的前提,当深圳市关爱办副主任陈励、深圳晚报副总编辑童俏跟市儿童医院院长钟山再谈起Vcare公益空间项目时,双方一下子碰撞出了火花。钟院长是一位有着浓重公益情怀的人,儿童医院每年都会有一些公益举措。此时,Vcare公益空间又一次拨动了钟院长的心弦。时值儿童医院的新住院大楼刚刚竣工,基于病患儿的病情不一样,为了避免交叉感染,钟院长主动提出在每一层楼里都建一个这样的空间,这就意味着他们要拿出更多的房间用来做这个空间。不仅出场地,还出人力,医院指定院办钟伟梅主任为这个项目的负责人,整合协调各方资源,使Vcare公益空间项目得以顺利开展。
2014年7月31日,由市关爱办、市儿童医院共同建设的“深圳市儿童医院·Vcare公益空间”盛大开园,创新了现代儿童医疗服务模式,同时也成为贫困患儿求助和医治的公共信息平台,在提供互动体验的公益活动和服务的同时,展示优秀儿童救助项目,弘扬关爱文化,探索由政府部门、媒体、公益慈善组织、医疗机构、企业等社会各界力量等共同参与的公益项目模式。
这7个空间,分别由深圳晚报、腾讯公益、万科、中兴通讯等企业、社会组织赞助、冠名,每周二到周日免费向该楼层住院儿童及家长开放,每天举行活动,由“1名专职人员”和“1个运营机构”负责1个空间的日常运营服务。通过定期组织绘本朗读、亲子游戏、志愿者探访、家长舒缓中心、健康课堂等一系列适合病患儿童及其家长的互动式公益活动,营造关爱的温馨氛围,缓解患儿及家长的心理压力,从而积极配合治疗。
公益空间成孩子乐园
7楼是肝胆专科病房,9月20日,深圳晚报资助的Vcare公益空间一早就迎来了50位胆道闭锁肝移植后的患儿,他们今天在这里等待做康复检查。因为肝移植后检查指标的特殊性,只能大家相约一起到医院检查。以往复查时孩子和家长又累又焦虑,孩子也哭闹不停。有了Vcare公益空间后,孩子们在这里玩得特别开心,家长也有地方休息了。这50个孩子的组织者桃桃妈说:这次是最轻松的一次,公益空间真是孩子们的福地。
未来,Vcare公益空间将进一步建立连锁机制,设置救助服务港、社区生活馆、健康运动馆、艺术科技馆、公益映像馆、儿童体验馆六大主题的公益空间,提供配套的公益服务。此外,还将在全市100个文化馆、体育场、商场、咖啡馆、产业园区内,每周开放100分钟的公益时段,免费为社会提供活动场所和公益体验式服务。
Vcare公益空间实现了“微关爱,微力量”的初心,借用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同志的评价:这是“只有在深圳才能实现的创举”。
善烁光点
Vcare公益空间获各级领导肯定
Vcare公益空间已建成17个,开展公益活动1000余项,Vcare志愿者人数达7100人。
Vcare公益空间的成功模式吸引了众多关注。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曾前往深圳市儿童医院·Vcare公益空间视察;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刘淇,省委副书记、省政法委书记、省社工委主任马兴瑞,文化部原副部长、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理事长周和平,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汪鸿雁,中国志愿者服务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津芳等一行曾到深圳市儿童医院·Vcare公益空间调研……Vcare公益空间得到了中央、省、市领导的一致肯定。
截至12月4日,空间共接待13121个家庭,孩子们和家长纷纷对空间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