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登录 / 注册 成为最可爱的人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两万基建工程兵的故事,一段深圳改革开放的如歌岁月
来源: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
发布时间:2021-11-25


让历史告诉未来

就是留存记忆

就是不忘本

在深圳的发展历程中,肩负起深圳早期城市建设的基建工程兵曾创造了一段如火如荼的历史。他们被视作“拓荒牛”的原型,更是那段如歌岁月的见证者。




2021年5月,一本48万字的《拓荒牛的记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国发行。该书集合了众多深圳“拓荒牛”撰写的亲历故事,以正视历史的视角,再现了深圳早期开拓者艰苦创业的奋斗形象,描绘了深圳在短短四十余年创造的城市奇迹。在日前举行的《拓荒牛的记忆》研讨会上,与会专家高度评价此书,大家一致认为,该书浓缩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是国家与城市发展过程中精神文化价值的体现。


研讨会现场。


两万基建工程兵的到来

为深圳的远大前程注入军魂


四十多年来,深圳经历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而基建工程兵的身份也在不停转换。从手握钢枪的军人,到脱下军装投身特区建设的主战场,成为特区建设的“拓荒牛”,曾经的战士成为和平年代的英雄。如今,他们又拿起笔杆子,以文章记录经历,感召更多后来人。


《拓荒牛的记忆》编委会主任刘坤德也曾是一名基建工程兵,也是“深圳最美退役军人”。在研讨会上,他饱含深情地介绍了该书的出版过程。“参加特区建设,是一段艰苦而光荣的历程,也是我这辈子最宝贵的财富!我想为这个城市、这个社会、为这个时代留下点什么!”在他的发起下,这本纪实文学专著收录了深圳市的老领导、党政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干部和基层员工,以及“拓荒牛”的二代及三代写下的文章,从各条战线,不同角度回顾了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多年历程中个人的见证与感怀。


深圳市老领导厉有为为该书题写了书名,更将精心创作的《深圳赋》供此书刊发。厉有为认为,深圳改革开放40多年来形成的精神就是拓荒牛精神。《拓荒牛的记忆》完全体现了深圳拓荒牛精神——开拓创新、团结奉献。“我们勇于开拓,走人家没有走的路;我们不断创新,从体制创新到文化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创下全国上千个第一;我们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齐心协力,朝着党指引的方向去奋斗;我们新老拓荒牛前仆后继,为特区建设无私奉献。”研讨会上,厉有为深情地向广大基建工程兵和深圳建设者们表达了敬意。他说:“组织策划《拓荒牛的记忆》这本书是给历史、给我们党、给深圳留下记忆,希望我们新时代的拓荒牛要发扬好开拓创新、团结奉献的精神,让深圳发展得更快、更好!”


国务院参事王京生认为,深圳这座城市之所以有辉煌的今天和远大的前途,是因为在它的初创时期就注入了军魂。他称这种军人的精神是一种敢闯敢试的精神,也是不畏牺牲的奉献精神。这种军魂所向披靡,奠定了城市的基石,并且昭示着这座城市远大的前途。王京生说:“在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两万基建工程兵就是拓荒牛的代表,因为深圳精神的实质和这支部队所创造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我们应该向他们致敬,整个城市应该向他们敬礼。”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上,一支部队为一座城市的建设和成长起到基石、基因作用的为数不多。深圳市文联原专职副主席顾焕金认为,两万基建工程兵就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他用八个字概括《拓荒牛的记忆》带给自己的冲击:“红色情怀,正大气象。”顾焕金表示,书中透露出军人的阳刚之气,抒发了豪迈之情,蕴含着英雄之魂。“最好的致敬就是不要忘记。要让我们的后人们永远知道谁是这座城市的奠基者、谁是这片土地的拓荒牛。我们的拓荒牛们正是有了深圳这片土地,有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才得以像一颗种子一样在这里扎根、发芽、开花、结果,以至成为现在深圳市精神品质上的一个重要基因、一个重要的最有活力和最有力量的细胞。”



1981年建20层高楼,不仅深圳没有,就是全国也为数不多。敢闯敢干是军人的作风。两年后,深圳第一栋高楼,20层的电子大厦在特区这片热土上升起了。这栋大楼的建成,为深圳高层建筑的施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周顺斌 摄


“拓荒牛”书写自己的“信史”

让该书兼具史料、文学、理论价值


1983年,两万基建工程兵华丽转身,成为深圳城市建设主力军。如今深圳大地上,基建工程兵建起的一座座大厦犹如深圳发展史上的座座丰碑,而这部《拓荒牛的记忆》正是由基建工程兵中的亲历者、建设者和佼佼者写就,以个人经历书写大时代的信史。


深圳市司法局原局长邹旭东说:“书中记录的那些事情、场面,很多我都亲自经历过,都是真实的。《拓荒牛的记忆》的出版,让我非常感动,因为它记录了基建工程兵当时激情燃烧的岁月,也生动呈现了深圳的拓荒精神,让我们感受到,能够在特区建设的早期经历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是我们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刻。”


对此,深圳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二级巡视员黄玲表示,深圳经济特区的建设史和发展史的讲述,其开篇一定绕不开基建工程兵的历史。“《拓荒牛的记忆》,是一本特殊的历史回忆录,不仅仅是基建工程兵的记忆,更是深圳这座伟大城市的光荣与梦想。”她认为,即使读者没有经历过深圳特区的发展,也能从这些充满激情的回忆文章中感受到基建工程兵的拓荒牛精神和英雄气概。


深圳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段亚兵表示,《拓荒牛的记忆》一书是庆祝建党100周年的一本好书。他认为该书在史料价值、文学价值、理论价值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高度——该书再现了激情燃烧岁月的历史场景,记录了深圳初创时期的深圳资料;其文学书写基于真实事件,感情真挚,态度真诚;而拓荒牛精神也是我党、我国人民系列精神中的重要一环。段亚兵说:“《拓荒牛的记忆》用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对拓荒牛精神做了真实生动的注解。拓荒牛的精神实质是对前无古人道路的探索和开拓,是在未知领域事业的创新,是移民城市的团结,是对党、对人民的无私贡献,这是深圳城市精神中最精彩的一部分。”


与会嘉宾们一致认为,拓荒牛精神将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发挥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作用的不竭精神文化源泉。对此,著名报告文学作家、深圳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原主席杨黎光认为,对于这种精神的传承即是写作《拓荒牛的记忆》这本书的意义。“这本书是信史,是真实可信的史集。我们不能忘记自己的历史,如果遗忘了历史,我们就变成了无根的浮萍。作为文化人,我们要呼吁全社会重视精神的传承,我们需要守护精神的根脉,需要这种精神的传承,需要这样的信史!”



没有婚房,没有排场。1982年春节,傅玉行与陈淑云在部队竹棚军营举办简易婚礼。周顺斌 摄


“拓荒牛”精神不灭

尊崇老兵应成为城市的文明风尚


海南省原副省长邹尔康是深圳两万基建工程兵集体转业、投身深圳建设事业的领导者、见证者,也是基建工程兵熟悉和尊重的一位老领导。退休后,邹尔康定居深圳,又重拾与基建工程兵老兵的情缘。《拓荒牛的记忆》出版在即之时,邹尔康不顾已是九旬高龄,欣然提笔为该书写序,高度赞扬了基建工程兵为特区建设奉献了青春,为特区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年9月18日凌晨,邹尔康因病医治无效在深逝世,至今基建工程兵老兵们仍对老领导时刻感怀。研讨会上,邹尔康先生的夫人但平发言表示,中华文化传承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拓荒牛的记忆》帮我们承载了拓荒牛精神的记忆是非常有必要的。希望把这种精神作为教育后代,继续前行的重要精神,把它发挥好,影响更多人。”同时,在新闻出版界工作数十年的但平深知书籍出版之不易,“300多天的时间就把这本458页、48万字的大书呈现在我们面前,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这是新闻出版界的一面旗帜,用拓荒牛的精神出版《拓荒牛的记忆》,这是实至名归,很了不起!”


来自新闻出版界的嘉宾也纷纷表达了对于传承“拓荒牛”精神的必要性。香港商报副总编辑王军表示:“‘拓荒牛’是深圳经济特区建设最具有代表性的、最具象的符号,而基建工程兵们又是‘拓荒牛’中的生力军,媒体人有责任也有义务把这段历史记录下来,传承下去!”


《拓荒牛的记忆》编辑部代表王振文说:“我的脑子里始终跳动着两句话。一句是基建工程兵特别能吃苦,在关键时刻、困难时刻,都扮演着重要角色。第二句是特别能战斗,如今深圳地标性的建筑,都是镶嵌在深圳大地上的一颗颗明珠,也是一枚枚勋章,这些深圳人的历史,不会忘记,我们的后代更不应该忘记。《拓荒牛的记忆》这本书生动真实地记录了这一段奋进而艰难的历史,值得回首、值得记忆、值得传承!”


此外,深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文全也表示,退役军人事务局将一如既往地做好基建工程兵的各项服务保障工作,“以最强的举措、最大的服务提升广大退役军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希望‘拓荒牛’的精神世世代代延续,继续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的精神,续写更多新时代春天的故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关爱老兵,崇德向善。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张占恒认为,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光辉杰作。由众多深圳“拓荒牛”撰写的《拓荒牛的记忆》,让人们有机会再次审视改革开放的决策对一个边陲小镇的深刻影响,一览深圳特区天翻地覆变迁的神奇故事。他表示,为积极营造致敬英雄的良好社会氛围,让包括基建工程兵在内的深圳退役军人尤其是困难退役军人军属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今年由刘坤德、沈远彪、黄干达等爱心人士捐资,关爱基金会名下发起设立“退役军人关爱基金”,并先后开展了致敬退役军人温暖行动、致敬退役军人精神传承行动、致敬退役军人公益传播行动等一系列关爱项目和公益活动,对深圳退役军人进行物质帮扶、文化关爱、精神传承、致敬慰问等关爱行动。用爱心善行关爱帮扶退役军人,让尊崇老兵成为城市的文明风尚。


同样,《拓荒牛的记忆》也感动了来深圳创业的爱心企业家。退役军人关爱基金的爱心大使、深圳市丰滢世纪服装市场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何长江看了《拓荒牛的记忆》一书后表示:“每位老兵都很了不起!以基建工程兵为代表的拓荒牛们,创造了世界瞩目的奇迹,为后来的来深建设者打下了厚实的基础,为后来的创业者耕耘出了一片肥沃的土壤。他们的艰辛、奉献、成绩值得每个深圳人铭记、感恩、致敬!希望更多的爱心力量加入关爱队伍,致敬拓荒牛,并弘扬拓荒牛的精神。”


研讨会由福田区作家协会主席、福田区莲花山文学院院长秦锦屏主持。活动最后,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张占恒、秘书长童俏代表主办单位和编委会郑重向来自深圳党校、图书馆的代表,和老兵、兵二代、兵三代的代表赠书,希望将“拓荒牛”的精神世世代代延续和传承,激励更多的后来人勇担使命、砥砺奋进,继续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的精神,续写更多新时代春天的故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连队球赛。周顺斌 摄



深圳特区报报道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