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登录 / 注册 成为最可爱的人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姚晓明光明基金发起人姚晓明:为“一带一路”上万患者带来光明
来源: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
发布时间:2023-11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中国援外医疗队赴“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光明行”义诊活动,累计服务受援国患者2000多万人次,打造了一条“健康丝绸之路”。



姚晓明为儿童眼疾患者检查。


在深圳,有一位医生二十几年如一日,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上万名白内障患者免费提供手术。连续二十几年的善举,铸就了一条“光明与健康之路”,留下了许多“民心相通”的珍贵记忆和感人故事。


这位医生名叫姚晓明,是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姚晓明光明基金发起人、成都爱迪眼科医院业务院长、深圳华厦眼科医院首席专家。截至目前,他带领的公益团队已经为国内外40000多名白内障患者提供免费手术。同时,他还致力于推动眼角膜捐献及立法。今年8月24日,“2023感动深圳——深圳关爱行动20周年关爱盛典”上,姚晓明作为历届最具爱心人物的代表登台接受致敬。





创下一天98台手术纪录的“光明使者”


2014年,南太平洋,斯里兰卡,科伦坡。


“姚博士,要不您歇一会儿吧。”手术台前,护士小林关切地看着姚晓明。从上午九点姚晓明走进手术室后,他就再也没有出去过了。南太平洋的9月,炎热且潮湿,手术服湿透了就换一套,姚晓明已经不记得今天换了几套了。


“不行,我们明天就要回国了,今天能多做几台手术,就能多为几个患者免除白内障带来的痛苦。” 姚晓明抬起头,让护士帮忙擦去他脸上流淌下来的汗珠,“外面还有多少位病人?我们今天把他们都做完。”


当天,姚晓明创下了他职业生涯的记录,总共为98位患者施行了白内障复明手术。由于长时间的站立,当手术全部结束,他的双脚已经不听使唤了。科伦坡当地的医务人员看到姚晓明在护士的搀扶下蹒跚走出手术室时,双眼噙满了泪水,大步上前紧紧握住了姚晓明的双手感慨道,“姚博士,感谢你们,感谢中国,你们不仅仅是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专家,更是中斯两国友谊的使者啊。”



斯里兰卡光明行医护人员合影。



“斯里兰卡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国家,而且他们曾经对我国的眼角膜捐赠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我们要学会感恩报恩。”斯里兰卡与姚晓明的渊源颇深,斯里兰卡角膜捐献之父——席尔瓦医生是姚晓明精神上的导师。席尔瓦医生生前大力推动斯里兰卡人民捐赠眼角膜,为全球众多眼疾患者送去光明。在这个仅有2000万人的国家中,有130万人签订了死后捐献眼角膜的志愿书,每年大概有4000到8000的眼角膜被捐出。2011年,姚晓明亲赴斯里兰卡推动向中国捐赠眼角膜事业,过去十年里,斯里兰卡向中国捐赠了7000多枚眼角膜。而在这十年里,姚晓明也五次远渡重洋,为当地2000多位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



姚晓明为眼疾患者滴眼药水。


2018年8月,斯里兰卡驻华大使卡鲁纳塞纳•科迪图瓦库为姚晓明颁发“光明勋章”,以表彰其为斯里兰卡人民及中斯友谊所作出的卓越贡献。2022年10月23日,斯里兰卡丝绸之路研究中心荣誉顾问聘任仪式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举行,姚晓明受聘担任中心荣誉顾问。



姚晓明(左三)

受聘担任斯里兰卡丝绸之路研究中心荣誉顾问。



眼角膜背后的“民心相通”


2020年,深圳大学。


“姚博士对我们姐妹就像一个慈爱的父亲,所以我为自己取了个中文名叫姚欣迪。” 深圳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姚欣迪,是一名来自斯里兰卡的留学生。


2011年,姚欣迪的父亲不幸去世,遵照父亲生前的遗愿,姚欣迪和家人将父亲的眼角膜捐献给了斯里兰卡国际眼库。“我们希望父亲的眼角膜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人重新看见这个世界。”在斯里兰卡,人们普遍认为,捐献身体器官给有需要的人是一种伟大的美德。



姚晓明(左一)与姚欣迪(左二)合影。


在斯里兰卡国际眼库的运作下,姚欣迪父亲的眼角移植到了深圳男孩飞飞的身上,当时为飞飞主刀的医生正是姚晓明。机缘巧合之下,姚晓明认识了姚欣迪。时至今日,姚晓明仍感慨于命运的神奇,“冥冥之中这就是缘分。在斯里兰卡,一个成年人的月收入大概就1000多元人民币。我喜欢到斯里兰卡去,去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通过自己的双手和有限的力量,帮助当地家庭。认识了姚欣迪后,我就想,姚欣迪父亲的眼角膜帮助了深圳的飞飞,那我是不是也该做点什么,帮助一下姚欣迪的家庭?于是我就帮她向深圳大运留学基金会申请了奖学金,推荐她到深圳大学读书。”



姚欣迪(二排左一)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照片。


“父亲的眼角膜,连接起了我们与飞飞两个家庭,也连接起了斯里兰卡和中国两国人民的深厚感情。现在我毕业了,我准备就在深圳找一个工作,帮助弟弟妹妹们继续完成他们的学业。同时,我也要向姚爸爸学习,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


据悉,姚晓明将继续资助姚欣迪在深圳读研,以及资助姚欣迪的妹妹来中国上学。一枚眼角膜,改变了中斯两个家庭的命运,也见证了一段“民心相通”的感人故事。



路虽远行则必至


1028日,深圳机场。


“去往柬埔寨的旅客请注意,您乘坐的XXX航班,现在开始登机了……”姚晓明拿起行李,步履坚定地走向登机口。此前,澳大利亚华人社团向姚晓明发出邀请,邀请光明使者共赴柬埔寨,为柬埔寨眼疾患者带去光明,那里有大约六百台白内障手术在等着他这位“光明使者”……


“在中国,也有许多人的月收入仅一两千元。而一台白内障手术,要花费几千元甚至上万元。我每做一次手术,不仅能帮患者减轻负担、恢复健康,还能造福一个家庭,这种成就感、使命感是金钱难以衡量的。”姚晓明表示,这就是其十年如一日远赴国内外贫困地区为困难家庭提供免费医疗救助的初心。


为了帮助国内外更多的白内障患者,动员更多的人参与到“光明行动”中来,姚晓明在深圳创办了“姚晓明光明基金”。该基金在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指导下,每年能收到数百万元善款。基金会利用这些善款,资助了数以千计的白内障、青光眼、眼角膜病变患者进行复明手术,使他们重见光明。